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内管领

内管领

即管领。清代供皇家役使的包衣组织和其首领的名称。该组织,满语称“珲托和”(意为“一半”,即初置之时人丁额常不及内外佐领之半,或有以称半佐领者)。天命(1616—1626)间,如博尔晋虾(侍卫)辖下已有珲托和之设,其首领,满语称“包衣大(达)”,汉语统称为内管领或管领。迄康熙(1662-1722)中,内务府额设30内管领、正副管领各30员,掌供大内之物役。皇子分封分府、公主下嫁,例有内管领男女人丁之赐;帝后陵寝、妃嫔园寝,皆由内府管领下提供男妇祭扫;升平署、雍和宫、避暑山庄、盛京内务府等,亦各设该组织。其中除抽丁披甲外,满蒙汉等族无论男女老幼都是皇家服役人,如妇女充司香妇等以领饷银,童稚亦有基本口粮之供。综其职,固伦公主、和硕公主府各设副内管领1员,分授武职三品、四品衔,皆以※长史兼职;此外,正职(俗称大包达)为正五品,副职(俗称二包达)为正六品,均属文官。还有一种委副内管领,时人称呼三包达。

猜你喜欢

  • 黑喇嘛

    蒙古地区对在家修行的喇嘛的俗称。凡俗家鳏夫寡妇,老后祝发,不入寺庙,不穿僧衣,不习经典,且专程皈佛,念珠诵号,心志亦虔者,通称之为“黑喇嘛”。清朝政府规定寺庙喇嘛的定额,对在册采取“度牒”的喇嘛,按规

  • 卑湳种羌

    西羌的一支。原居湟水流域,与先零羌并为强部,西汉后期屡侵犯烧当羌,掠夺财物。东汉初年,先零羌为汉来歙等击败后,其部亦衰败。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以汉安夷县吏略妻种羌妇,吏为其夫所杀,安夷县长宗延追之

  • 金上京遗址

    位于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原为女真完颜部发祥地。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后,为金都城。太宗天会(1123—1135)年间,始建城郭、宫殿。海陵王迁都燕京时下令焚毁。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复建。

  • 金徽宗

    见“完颜宗峻”(1156页)。

  • 敏珠尔

    ?—1740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辅国公衮占次子。康熙五十二年(1713)父死,袭札萨克辅国公。五十四年(1715),受命于本地备御准噶尔部,散秩大臣

  • 普济州长官司

    清代四川彝族土司名。明洪武七年(1376),贵州普定卫吉三嘉奉调从征四川宁、越2卫,授普济州土知州。不久,置普济长官司(治今四川米易县西北),以吉氏为长官。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其后裔吉荣欮归附

  • 郢州

    ①古地名。汉代以后※廪君蛮东移居此。※板楯※槃瓠等蛮僚后裔亦聚居其间。南朝宋孝建元年(454)置州,治所在夏口城(今湖北武昌)。领15郡、72县。隋开皇九年(589),改为鄂州。 ②渤海王国置。为渤海

  • 屯守备

    官名。清乾隆时(1736——1795)改四川松潘、懋功、杂谷脑等藏族聚居地区土守备为屯守备,以原番民土官或首领充任,又称土弁,准世袭,颁给图记和委牌。负责管理辖区内所有军民事务,并须听官府调发从征,有

  • 山答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萨尔达卫。嘉靖(1522—1566)间设。并说清代有萨尔达山,在打牲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北乌拉街);又说宁古塔(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地名萨克达,音亦

  • 小军机

    清军机处的职官之一。“军机章京”的俗称,亦名“枢曹”、“军机司员”。相对※“大军机”(军机大臣)而得名。雍正八年(1730),清因用兵西北,设立军机处,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谕旨,是为设小军机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