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史

北史

纪传体北朝史书。唐李延寿撰。100卷,包括本纪12卷、列传87卷,序传1卷。延寿字遐龄,祖籍陇西(今甘肃临洮),世居相州(今河南安阳)。官至崇贤馆学士、符玺郎,兼修国史。其父李大师不满南北朝断代诸史重复互牴,欲以编年体汇集诸史为一书,未竟而卒。延寿遂沿父旧稿,依《史记》纪传体例,编撮北朝魏、齐、周、隋四史及诸家野史,经16年,著成此书。撰成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记北朝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至隋恭帝义宁二年(386—618)共233年历史,自北魏以下,以西魏为正统,强调唐与周、隋承继关系。是研究鲜卑拓跋氏(元氏)所建立的北魏、东西魏和宇文氏建立的北周及与鲜卑有密切关系的北齐、隋历史的重要文献。此书前后贯穿,通为一编,较为简洁易读。内容删繁就简,并补充一些新史料。如根据魏澹《魏书》补了西魏三帝纪、西魏诸帝后传,对入关元魏宗室传也增补资料。并根据杂史(小说短书)对东魏孝静帝纪、高昂传、斛律金传等进行补充,使其更为生动真实。李弼等人传后,对西魏、北周的军事制度有较详细记载。《僭伪附庸传》中记述十六国时期匈奴赫连氏夏国、鲜卑慕容氏诸燕国、羌人姚氏后秦、鲜卑乞伏氏西秦、卢水胡沮渠氏北凉等之兴衰。此外,有列传6卷分别记述高丽、百济、新罗、勿吉、奚、契丹、室韦、豆莫娄、地豆干、乌洛侯、流求、倭;蛮、僚、林邑、赤土、真腊、婆利、丹丹、盘盘;氐、吐谷浑、乙弗勿敌、契翰、可兰、女王国;宕昌、邓至、赫羊、白兰、党项、附国、稽胡、西域鄯善、且末、于阗、蒲山、悉居半、权於摩、渠莎、车师、高昌、且弥、焉耆、龟兹、姑默、温宿、尉头、乌孙、疏勒、悦般、者至拔、迷密、悉万斤、忸密、破洛那、粟特、波斯、伏卢尼、色知显、伽色尼、薄知、牟知、阿弗太汗、呼似密、诺色波罗、早伽至、伽不单,者舌、伽倍、折薛莫孙等;蠕蠕(柔然)、匈奴宇文莫槐、徒何段就六眷、高车等;突厥、铁勒等等的情况,为研究南北朝民族史的珍贵资料。有明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百衲本等,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猜你喜欢

  • 忽汗州

    “忽汗州都督府”的简称(1491页)。

  • 牙儿干

    见“莎车”(1827页)。

  • 四川会理回汉人民起义

    清咸丰九年(1859),四川会理地区的回族人民因不堪清官府的封建压迫和剥削,在回族马荣先领导下举行起义。次年,义军与云南反清义军桂亟富(回族)、李彦清(汉族)领导的队伍相会合。攻占会理芹菜湾、金桂塘、

  • 郭西斗雅

    僜语音译。旧时西藏察隅地区僜人社会习惯法之一,即神判(亦称神断)。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凡因偷盗及私通等事引起纠纷,双方各执一端,事理难明,经调解无效时,即由巫师主持通过神判辨明真伪是非,进行最后裁决。

  • 刘骥

    ?—318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王子。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国君※刘聪子。初封骠骑大将军。嘉平二年(312),封济南王。继拜征西将军,筑西平城(位平阳西,今山西临汾西)以居。麟嘉三年(318),

  • 也速该

    ?—1170蒙古乞颜部贵族首领。又译叶速该、伊苏凯。孛儿只斤氏。把儿坛把阿秃儿第三子,蒙古国创建者※成吉思汗之父。勇敢善战,享“把阿秃儿”(勇士)称号。忽图刺汗时为大将,总管蒙古尼伦诸部军事,权势颇大

  • 雅巴尔岱

    清代武官。达斡尔族。姓鄂济氏,隶黑龙江正白旗。顺治(1644—1661)时,以委署参领转战湖南、广西等地。入云南后,败明将何兴祖于黄草坝,克昆明,授骑都尉世职。

  • 元结

    719—772唐代官员、文学家。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玗洞,因号猗玗子。河南洛阳人(一说河南鲁山人),鲜卑元氏。北魏宗室后裔,舂陵丞元延祖子。少居商余山,著《元子》十篇,故以元子为称。天宝十

  • 乙斯勃

    见“乙习本”(3页)。

  • 蒙文翻译童生试

    清代蒙古八旗翻译考试名目。雍正九年(1731)开设,只限于蒙古旗人参加。考试内容为由蒙文翻译成满文。由提督满蒙学政主试。试题初于满文《四书》内出题。乾隆元年(1736),改以满文《理性》、《小学》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