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姚襄

姚襄

331—357

十六时期羌族首领。字景国。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人,※姚弋仲第五子。雄武多才艺,明察善抚纳,为士众所敬爱,受父命掌兵。后赵石祗即位,拜骠骑将军,护乌丸校尉、豫州刺史,新昌公。后赵亡,随父降晋,拜平北将军、并州刺史。晋永和八年(352),父卒,秘不发丧,率户6万南破阳平、元城、发干,屯于碻磝津,封设官职。晋迁其于谯城(侨治郡,安徽巢湖东)。以晋扬州刺史殷浩屡次来攻,击败之。乘胜济淮,屯于盱眙,招掠流人,众至7万,分置守宰,劝课农桑。将佐部众皆北人,劝其北还,遂自称大将军、大单于,经许昌北上攻洛阳,不克。后为晋将桓温攻伐,兵败伊水北,率部迁居北屈(山西吉县北),转徙杏城(今陕西黄陵县内),欲图关中。使从兄姚兰略地鄜城(今陕西富县),兄姚益招北地戎夏,从者5万余户。升平元年(357),与前秦苻坚及其将邓羌战于三原,失败,为坚所杀。弟姚苌建后秦,追谥魏武王。

猜你喜欢

  • 德格类

    1596—1636后金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子。三贝勒莽古尔泰同母弟。初封台吉,后金天命六年(1621)二月,随军攻明奉集等堡,与台吉岳讬、硕讬兄弟败明总兵李秉诚军。三月,与寨桑

  • 讷比支部

    即“讷北室韦”(920页)。

  • 霍斯库鲁克之战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木之乱的一次战役。乾隆二十二年(1757),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玛罕木特之子布拉尼敦(大和卓木)、霍集占(小和卓木)发动叛乱反清,屡与清军作战。二十四年(1759)闰六月,以清军压境

  • 召火哈

    参见“滚课”(2465页)。

  • 莫何川

    古地名。吐谷浑族聚居地之一。又作伏罗川、慕贺川。地在今青海贵德西南巴卡尔河(一说在甘肃洮河上游之波尔波河一带)晋义熙元年(405),吐谷浑王树洛干嗣立后,因遭西秦攻击,率所部数千家奔保其地,遂以此地为

  • 婆离八部

    辽代部族名。一说其部名为“婆离八”;另说“婆离”即“颇里”,所统八部。辽兴宗重熙十七年(1048),首领虎��带领部众附辽,成为辽属国(一记成辽部族)之一。辽北面属国官中置

  • 太石

    古代若干蒙古部落贵族首领的世袭称号。亦作太司、泰实。仿自契丹袭汉制所立“太师”官名。《辽史·百官志》:南北院大王下均设有“太师”,北面部族官、北院属国官亦均有“太师”。位尊职显。蒙古贵族慕之,用以自称

  • 杨难当

    ?—464后仇池国君王。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盛次子。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受宋封冠军将军。元嘉六年(429),兄杨玄卒,扶立侄杨保宗,旋废保宗自立,号都督雍凉诸军事、秦州刺史、平

  • 黑劳赤

    见“火落赤”(393页)。

  • 积累布

    普米语音译。旧时普米族的一种祭水龙仪式。于二月举行,祈求风调雨顺,消灾免难。祭前于村后山麓插一10多丈高的木杆,作为水龙象征供奉,由巫师主持,祭品有牛奶、米酒、菜肴,不杀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