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指挥使

指挥使

①官名。西夏置,军职,李元昊建国初于十二监军司内设之,党项与汉人均可任职。 ②明代各地卫的统兵官。明代京师设卫,各地亦划数府为一防区设卫。卫有军士5600人,置指挥使1人(正三品)以统之,其职责为理卫事,包括练兵、备御、戍守、屯田、指挥巡捕及护理漕运等。另设指挥同知2人(从三品)、指挥佥事4人(正四品),分理司事。治所称指挥使司。永乐元年(1403)所设的建州卫,还兼管民事,治所称军民指挥使司。以大酋长阿哈出为指挥使。

猜你喜欢

  • 鬼侯女

    商纣王的妃子。鬼方酋长鬼侯之女。鬼侯与商王族联姻,被献与纣王。纣王末年,暴虐无道,滥杀无辜,竟以“不喜淫”的罪名被纣王杀害,其父亦被施以醢刑(碎尸)。

  • 丹珠尔

    藏文大藏经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藏语音译,“丹”为“丹觉”之简称,意为“论”或“经论”,“珠尔”意为“翻译”,总意为“一切经论的译文”,又称“付藏”,通称“论部”。内容均为后人对佛经的各种论述或注疏等。

  • 中会川

    见“广平淀”(131页)。

  • 仁多㖫丁

    ?—1084又作仁多嵬丁。西夏军事首领,党项族。惠宗时官居监军。性凶黠,驻巡于夏国西南边境。尝主谋与宋进行安塞之战,宋神宗募人欲生擒之,不得。大安七年(1081),率军与宋将李宪争夺南牟城,不胜。九年

  • 齐齐哈尔至呼兰驿道

    清代东北驿道之一。康熙二十四年(1685),郎中色奇奉诏定。由齐齐哈尔城中卜奎站起,西南50里至特木德赫,75里至温托次,75里至多鼐,75里至塔尔哈,67里至古鲁,55里至乌兰诺尔,45里至茂兴。雍

  • 努喇丽汗

    见“努拉里汗”(1263页)。

  • 互管佐领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亦作轮管佐领。系由两姓或两姓以上所属人丁合编而成,佐领原非由一姓承袭,而是轮流执掌。《清通志》卷68载:“其户少丁稀,合编佐领,两三姓选为是官者,曰互管佐领”。互管佐领,八旗满

  • 放寮

    海南黎族一种风习的汉语俗称。一些地方的黎族称“略亚”,意思是唱歌和玩乐器,也有个别地方称“堂地”,意为“男女结交”。旧时海南岛黎族青年男女普遍盛行的一种社交活动。女儿长成后,结伴上山砍回木料,由父兄帮

  • 楚伦安嘎

    鄂伦春语音译, “楚伦”意为“尖”,“安嘎”意为“房子”。是毕拉尔路鄂伦春人对“仙人柱”的称呼。详见“仙人柱”(571页)。

  • 坤不刻

    契丹语,意“鬼风”。按契丹习俗,凡遇旋风,双眼闭合,用鞭向空中打49下,口念7声“坤不刻”,以禳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