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萨克达喇嘛
清代驻京以及蒙古地区佛教僧职名。清代蒙古寺庙较多地区或按所在行政区划或跨越行政区,置喇嘛印务处于某一大寺,设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处理所辖地区政教以及寺与寺之间事务。也是当地政教合一的掌权者。京师设掌印札萨克达喇嘛,由理藩院请旨简放,颁给印信。下属有格布楚然占巴12人、随从格隆6人、班第6人。任职期间月银15两、米9.75石、坐马4匹、乳牛3头、饲料3.3石、草210捆。
清代驻京以及蒙古地区佛教僧职名。清代蒙古寺庙较多地区或按所在行政区划或跨越行政区,置喇嘛印务处于某一大寺,设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处理所辖地区政教以及寺与寺之间事务。也是当地政教合一的掌权者。京师设掌印札萨克达喇嘛,由理藩院请旨简放,颁给印信。下属有格布楚然占巴12人、随从格隆6人、班第6人。任职期间月银15两、米9.75石、坐马4匹、乳牛3头、饲料3.3石、草210捆。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部。牧地约当今西乌珠穆沁旗。元属上都路。明代,成吉思汗后裔图鲁博罗特由杭爱山迁此,其孙翁衮都喇尔始号所部曰乌珠穆沁。初属察哈尔林丹汗,后迁牧喀尔喀。崇德二
清代德格地区高僧。藏族。为德格土司丹巴泽仁之子。曾赴西藏萨迦寺学经典,返回后任德格寺寺主,完成印经院之全部工程。乾隆十一年(1745),以瞻对土司屡劫掠邻部,奉命率属下各部协助清军进剿。事平,乾隆帝特
古族名。戎人之一支。《史记索隐》引韦昭云:“义渠本西戎国”。《风俗通义》:“义渠,狄国”;也有称其为白狄种者;一说为羌种。《竹书纪年》:“武乙三十年,周师伐义渠。”春秋时居住于今山西、陕西交界汉西河郡
见“切尽黄台吉”(189页)。
参见“祭神板”(2088页)。
纪传体断代史书。元朝官修。以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7人任总裁官。496卷,包括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约500万字。于至正五年(1345
?—1677清朝将领。又作瑚里布、胡里布。满洲正红旗人。赫舍里氏。世居如穆多哈连。牛录额真吴巴海之子。天聪(1627—1635)年间,擢一等侍卫、噶布什贤章京,屡从征伐。顺治元年(1644),率正红旗
1908—1941蒙古族抗日烈士。原名德勒登,又名道尔吉。内蒙古土默特旗保尔合少林人。父母早丧。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入蒙古党务学校学习。1935年回国,以高凤英化名,在归绥(今呼和浩特
清代藏族土司。在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嘉绒地区。“梭磨”,藏语“广大土地”之意。始祖原为杂谷土目。雍正元年(1723),以随军征战有功,赐长官司印。乾隆十五年(1750),改安抚司,三十六年(1771)
元初将领。契丹族。河中府船桥水手军总管※石抹按只子。至元十年(1273),父卒,代领军,从攻嘉定(今四川乐山)。十二年,克城,追斩宋将鲜于都统于大佛滩。继从攻紫云、沪、叙等城,屡建功。十五年,取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