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永丰王

永丰王

元朝封爵。一作永丰郡王。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皇庆元年(1312),弘吉剌部主德薛禅后裔丑汉驸马受封。

猜你喜欢

  • 大黄史

    即“古代蒙古汗统大黄史” (444页)。

  • 彭玕

    唐末吉州土官。吉州(今江西吉安)庐陵赤石洞蛮首领。曾为胥吏,因蓄有大志,辞职归农,在家乡王岭山破家鬻产,打造刀枪,制作甲胄,与兄弟倡率义师,以自卫乡里为名,招收武勇之士500余人。立偏裨,设号令,雄踞

  • 乾隆南笼府志

    贵州地方志书。清李其昌纂修。其昌字敬伯,四川成都人,时任南笼知府。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成书。8卷。为南笼府第一部志书。内容包括天文、地理、赋役、营建、秩官、选举、人物、艺术、外志9纲,共25目,

  • 彭白氏

    明代湖广保靖司代理宣慰使。土家族。保靖(治今湖南保靖县)宣慰使※彭荩臣之妻,彭守忠之母。嘉靖三十九年(1560)十一月,子未袭而卒,受命护理印务,署司事。四十一年(1562),捐银替寨民纳秋粮。“政令

  • 至正造火铳

    热兵器之一。蒙古军队使用的火铳。铳部刻有“至正辛卯”(即至正十一年,1351)和“天山”等铭文。火铳长43.5厘米,铳口直径3厘米,重4.75公斤。这支火铳重量较轻,管身较长,因此穿甲能力比较强,适用

  • 傣医

    傣族传统的医药科学。有悠久历史,民间多由不脱离农业生产,懂得医药知识的“摩雅”(傣医)于劳动之余采药制药,为人治病。诊断方法与中医相仿,亦分望、闻、问、切等步骤。所用药品具有明显地理特征,药源包括当地

  • 东巴经

    云南纳西族东巴教的经书。亦作多巴经。用一种象形表意文字手写在橡树皮制成的厚棉纸上。由※东巴口诵、手抄流传下来宗教经书,是纳西族的珍贵文献资料。一般分10大类,也有的分为8类、12类,卷帙浩繁,国内外现

  • 傣族牛租地租制度

    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关于牛租地租制度。(1)开垦的山荒、鱼塘,如有业主,5年后交租;5年后如业主索讨,应支付开荒费。(2)所租牛只被人偷盗,除赔偿牛外,应交牛租。(3)租牛尚未种田即死去,不必赔牛

  • 占巴书

    亦作《善巴书》,即“阿萨拉格齐史”(1246页)。

  • 椎髻

    古越人及其后裔壮侗语族诸民族的传统发饰。亦作椎结、高髻。其式将头部周围剪短,将中央长发挽为高髻,如锤如椎,置于头顶或脑后。古时百越民族多此发式。《吴越春秋·吴太伯传》载:吴寿梦元年(前585),寿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