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火主

火主

萨满教神灵之一。亦称火神。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和黑龙江省境内的鄂温克、鄂伦春族地区。鄂温克人尤崇敬火,认为主宰火的是神,它是一位蓬发老太太。每户的火主即他们的祖先,火主死掉这户就要绝根,故生火后不能让其熄灭,而有保存火种的习俗。平时吃饭、喝酒,皆先往火上洒一点饭和酒肉,说些祝福话,以取得神的“欢心”;新婚夫妇进入新居,先拜祖神,次拜火神,然后才拜父母;祭主管牲畜神“吉牙西”时,也需祭火神。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地区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间专举行祭火仪式。还有触犯它遭到报应的传说,习惯上有种种禁忌:上山打猎对火不许乱动,连危害极大的山火也不去捕灭,认为这种火是它专门为烧魔鬼放的,若去捕灭,等于保护了魔鬼;无论男女老幼不能跨越火堆,对妇女要求尤严;不许往火上泼水使其熄灭,此习有的地区至20世纪60年代还存在。鄂伦春人的禁忌也很多:烤肉和煮肉不能用刀子捅火,不能往火上吐口水和倒赃水,外出狩猎做饭不烧蹦火星的木柴等,认为违犯了这些会触怒火神,就会打不到野兽。吃饭饮酒时也先让火神享用,吃前先举杯或碗向空中绕两圈,然后向火堆里扔点酒和饭菜。

猜你喜欢

  • 铁木里克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新源县城西北16公里铁木里克沟口附近。海拔983米。约有墓葬200座,均为土墩墓,大都呈南北方向排列。大型封堆高2—3米,直径20—30米,周围环有石圈;小型高50公分,直径7—10

  • 勇士川

    见“苑川”。(1343页)

  • 越离覩

    见“越里笃国”(2191页)。

  • 刚多尔济

    ?—1767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车凌族子。乾隆十八年(1753)“三车凌”内附时,领千余户留准噶尔。至十九年始率众随阿睦尔撒纳、讷默库投附清廷。受命入觐,封札萨克多

  • 海孜那奇

    清末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又作在则奇。新疆和田人。和田阿奇木伯克之子。曾任拜城阿奇木伯克。同治三年(1864)六月库车起义爆发后,秘密逃回和田,利用当地维吾尔族人民对清朝统治的不满,发动“圣战”,推举宗

  • 木里吉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三月和永乐八年(1410)十二月所设木里吉卫均称作默尔根卫或默尔根河卫。

  • 标语

    我国广东省部分汉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布在广东省怀集县西南部诗洞、永固、大岗、梁村、桥头等乡及封开县与上述地区毗连的长安、金装、七星等乡的部分村庄中。使用这种语言的约有七八万人。

  • 乌延蒲辖奴

    约1102—约1162金将领。速频路星显河(今吉林延边布尔哈图河)人,后改隶曷懒路。女真族。乌延氏。猛安忽撒浑子。袭父猛安谋克,拜宁远大将军。天德二年(1150),授陈州防御使。贞元元年(1153),

  • 国阿辇斡鲁朵

    见“永兴宫”(636页)。

  • 台海使槎录

    地方志名。清人黄叔璥撰。作者大兴人,康熙朝进士。六十一年(1722),以御史巡视台湾,根据亲身闻见并参阅有关台湾记述诸书,博览综辑而成。全书共8卷,前四卷称《赤嵌笔谈》,五至七卷为《番俗六考》,第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