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景贤
宋末元初思州领主。又作田师贤。思州(今贵州务川一带)人。西南溪峒少数民族大姓豪富。史称“思州田氏”。宋德祐元年(1275)四月,加知思州并复州团练使。九月,升福州观察使。十二月,元世祖封其为思州安抚使,诏谕来附。至元十五年(1278),请归附,求撤镇远、黄平戍卒,未允,请降。十八年(1281),改为思州宣慰司,任宣慰使兼管内安抚使。二十一年(1284),其地隶顺元路宣抚司。子孙世袭土司。
宋末元初思州领主。又作田师贤。思州(今贵州务川一带)人。西南溪峒少数民族大姓豪富。史称“思州田氏”。宋德祐元年(1275)四月,加知思州并复州团练使。九月,升福州观察使。十二月,元世祖封其为思州安抚使,诏谕来附。至元十五年(1278),请归附,求撤镇远、黄平戍卒,未允,请降。十八年(1281),改为思州宣慰司,任宣慰使兼管内安抚使。二十一年(1284),其地隶顺元路宣抚司。子孙世袭土司。
明代辽河东西民族区域分界线。明廷为防备兀良哈蒙古三卫和女真各部骚扰汉族聚居区,巩固其对东北地区的稳定统治而设立的防线,简称“明边墙”。共分三段,即辽西边墙、辽河边墙和辽东东部边墙。辽西边墙始修于明正统
傣语音译,意为“寨母”。旧时云南西双版纳等傣族地区基层政权的主要当权头人。由农村公社首领逐渐演变而来。男性。地位次于波曼(寨父),与陶格(乡老)、波板(通讯联络员)和一个“先”级头人联合组成“村社议事
参见“闽濮”(1727页)。
1349—1425元末明初藏传佛教萨迦派名僧。又名衮嘎扎西、泰钦衮扎巴,全名衮噶扎西坚赞贝桑波。藏族。帝师衮噶坚赞之孙。大元国师却吉坚赞之子。属萨迦派拉康喇让支系。永乐八年(1410,一说十一年)被明
1564—1611又作速尔哈赤、素尔哈齐。后金国创始人之一。满族。爱新觉罗氏。塔克世第三子,清太祖※努尔哈赤同母弟,喜塔喇氏所生。青少年时期,因继母寡恩,常与其兄外出谋生。后为建州各部统一,抵御叶赫等
即“古代蒙古汗统大黄史”(444页)。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满语称“福朱理”佐领。在汉语未定称之前,亦称原管、专管、旧管佐领。指清代功臣、额驸等世代承袭的佐领。为世职官之一。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时代,诸部落长等归附后金者,即以其部属人丁或
见“崇寿寺”(2060页)。
?—1220金大将。又作术虎高乞。西北路(治今内蒙古多伦北)猛安人。女真族。术虎氏。大定二十七年(1187),充护卫,转十人长,后历任河间都总管判官、武卫军钤辖、宿直将军、建州刺史、同知临洮府事。泰和
西夏大臣。党项羌族。夏崇宗时(1086-1139)官枢密使。大德五年(1139)二月,奉崇宗李乾顺命,与大将讹同为陕西招抚使,同延安招抚使李世辅出兵攻陕西。五月,李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