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爸爸
清代阿拉伯文书法家。回族。姓花,佚其名,中国穆斯林尊称之为“花爸爸”或“花巴巴”,即“老人家”或年高德劭的贤者之意。约乾隆、嘉庆年间在世。曾在北京等地任教长,精通《古兰经》和阿拉伯文。是中国伊斯兰教界著名的写经家。写经最多、最好。在书《古兰经》,的诸家中属佼佼者,极一代之盛。其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民国时期,牛街工商业家刘仲泉先生曾珍藏其手抄《古兰经》1册,1931年由马松亭大阿訇赴埃及访问时,转赠埃及国王福德1世,国王视为珍宝,其去世后,保存于福德皇陵正殿。
清代阿拉伯文书法家。回族。姓花,佚其名,中国穆斯林尊称之为“花爸爸”或“花巴巴”,即“老人家”或年高德劭的贤者之意。约乾隆、嘉庆年间在世。曾在北京等地任教长,精通《古兰经》和阿拉伯文。是中国伊斯兰教界著名的写经家。写经最多、最好。在书《古兰经》,的诸家中属佼佼者,极一代之盛。其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民国时期,牛街工商业家刘仲泉先生曾珍藏其手抄《古兰经》1册,1931年由马松亭大阿訇赴埃及访问时,转赠埃及国王福德1世,国王视为珍宝,其去世后,保存于福德皇陵正殿。
?—1891清朝大臣。字桂亭。满洲镶白旗人。葛济勒氏。世居吉林。初从征捻军,累功至协领。河内之役,以少胜多,功尤最,晋副都统。光绪四年(1878),授西宁办事大臣。六年,调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以沙俄军
部分壮族自称。壮语音译,意为“傣人”。分布在广西龙州、钦州、防城及文山州境内。操壮语南部方言。
清代回民文字狱事件。发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三十九年(1774),广东崖州三亚村(今海南省三亚市)回民海富润,游学内地。历经广西、湖南、湖北、安徽、陕西等省。四十六年(1781),从陕西至
?—1704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初任侍卫兼佐领。康熙二十七年(1688),由护军参领授武备卿。翌年,迁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寻兼内务府总管。三十四年(1695),抉领侍卫内大臣。次年,兼管火器
见“伯言儿”(1090页)。
1677—1751清代西藏地方高僧。藏族。为西藏热振寺一世(一作六世)呼图克图。亦称脣徵阿齐图诺门罕,为出任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青海黄河南岸尖扎噶摩浦地方。康熙二十六年(1687),于青
吐蕃本教高僧。据本教史籍《古代吐蕃缘起之要义论》载,在吐蕃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时,已有本教(一说始于其子木赤赞普时),赞普御前设护身本教徒“古辛”为侍者,被誉为“智慧因本”。他为聂赤赞普御前第一位护身本
中国古代北方一些游牧民族的官号。诸史籍亦译作莫弗、莫贺弗、莫何弗、莫何去汾、莫贺咄、莫弗纥等。见于匈奴贺兰部、乌桓、柔然、高车(敕勒)、室韦、契丹、乌洛侯、突厥等民族。《通典·边防十三·突厥上》云:“
见“永陵”(635页)。
犴皮套裤。鄂温克语音译。额尔古纳河地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狩猎时穿的传统套裤。有带毛和去毛的两种,此为去毛的,春秋季穿用;有毛、毛朝外的名“奥老黑”,冬季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