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荆州驻防八旗志

荆州驻防八旗志

书名。清代驻防荆州将军希元、祥亨等纂。光绪五年(1879)始修、九年成书。16卷(不包括卷首)。分宸翰、敕谕、建置、风土、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仕宦、人物、烈女、艺文13部分。载有荆州满城、将军署、左右副都统衙门、书院及满城内寺院图。记载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光绪八年(1882) 200余年间荆州八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以及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人物事迹等,对满族史及驻防八旗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载振

    1876—1948清宗室。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长子。初封二等镇国将军。光绪二十八年(1902),以专使赴英参加英皇加冕典礼,并往法、比、美、日等国访问。三十一年(1905)

  • 脱因

    ①元代汉语白话。为蒙古语中的汉语借词。对佛教僧人的称谓。一说“脱因”一词系为汉语“道人”的蒙古语译称。元代文献和碑铭中音译作“脱因”,义译为“和尚”、“和上”。 ②即“托音”(750页)。

  • 禁约青海十二事

    清加强统治青海蒙古之条款。雍正二年(1724),青海蒙古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之乱平定后,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奏准施行。主要内容有6方面:一、不准青海蒙古人自称盟长,并扰累番众。二、不准和硕特部兼并喀尔喀、辉

  • 见“糺” (1276页)。

  • 一扣钟

    亦写作一扣衷、一口钟、一裹圆,满语谓之“呼呼巴”,即斗篷,也叫篷篷衣。清代中期盛行一时,妇女多穿,男子亦有穿者。其制极简单,似雨衣,有领无帽,无钮扣,穿时披在肩上,用细布带系于颈部,用以遮风御寒。因形

  • 侯勒

    见“四胡”(552页)。

  • 类林西夏文译本

    西夏译汉文类书。汉文原著唐于立政编,共10卷50目。汉文本早佚,后在敦煌石室遗书中发现部分残片。西夏文本译者佚名,亦为10卷50篇。为西夏仁宗乾祐十二年(1181)刻字司刻本。蝴蝶装,页面25×12.

  • 蕃部起义

    西夏中期人民起义。夏仁宗大庆四年(1143)兴庆府地震,境内饥荒。定州(今宁夏平罗县境)竾浪、富儿等族与威州(今宁夏同心北)大斌族、静州(今宁夏灵武北)埋庆族分头起义,多者万人,少者五、六千人,进攻附

  • 刘显

    晋代匈奴独孤部首领。本名丑伐。※刘库仁之子。初随父附前秦苻坚。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父死,叔※刘眷嗣位。自以库仁嫡子,未能承位,怀怨。次年,杀眷自立。欲图谋鲜卑拓跋珪(后为北魏道武帝),事泄,

  • 麦兰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迹作穆伦河卫。永乐四年(1406)十一月,必轻窝虎河、阿罗麓、麦兰河等处女真首领砍木里、速同哥、我里哥、黄脱因等130人入朝贡马,明廷以其居地置此卫。正统十一年(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