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萧阿古只

萧阿古只

契丹开国初重要将领。名又记作阿骨只、遏古只。字撒本。契丹族。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表弟,是淳钦皇后述律平亲弟,又为辽世宗怀节皇后(辽景宗生母)萧撒葛只生父。史载其性不羁,成人后,骁勇卓越,不惧强敌,尤长于射,每射甲盾辄洞贯。立国前,阿保机任于越(契丹语官名,总知军国事)时,即以勇受任。至太祖元年(907),阿保机称帝,选诸部豪健置腹心部,遂领命与兄敌鲁等总宿卫,统理侍卫亲军。契丹开国,内部斗争激烈,自太祖五年(911)起,爆发以阿保机大弟刺葛为首的“诸弟之乱”,前后3次,历时4年,成为契丹开国伊始重大政治事件。叛军劫西楼(即上京)焚庐帐,掠辎重,夺取祖先神帐,烧毁称帝时所建明王楼,且具天子旗鼓,图谋另立,其势甚嚣。在此争斗中,他力协阿保机,奉命领百骑赶赴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罕山)援护淳钦皇后。叛军滑哥、迭里特惮其勇略,不敢与战。至太祖七年(913)四月,叛军崩溃,乃受命选轻骑追之,临阵培只河,“射数十人毙,众莫敢前,相拒至晡,众乃溃。”(《辽史)卷1)次月,在榆河生擒叛首刺葛,以羊祭天,奏告皇帝。阿保机开国勋臣诸多,他被赞喻为“耳”。神册二年(917)三月,领兵南下,在新州(今河北涿鹿)大败卢龙节度使周德威,乘势进围幽州(今北京)。翌年,以功拜北府宰相,并世其职。天赞二年(923)七月,复南下,取磁窑镇(在今河北)。次年,阿保机亲兵西征,受任南面边事。继在灭渤海、攻扶余城(今吉林四平西)战中,独将骑兵500,败渤海老相军3万。渤海亡后,又受命平定复叛郡县,斩鸭渌府援军3千,下回跋城(今吉林辉南县东北),屡建战功。以病卒。

猜你喜欢

  • 萧裕

    ?—1154金大臣。本名遥折。奚族。初以猛安(千夫长)居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与中京留守完颜亮相结,探知亮有异志,表示“竭力以从”,与之谋议。后被亮举荐为兵部侍郎,迁同知南京留守事,改同知中

  • 鞑靼馆

    明代从事蒙古语文翻译的机构。永乐五年(1407)设置。隶四夷馆。办理明廷下达的敕谕、各地蒙古与明廷往复的奏折以及朝贡活动等翻译事项。清初废置,有《鞑靼馆杂字》传世。

  • 鄯善

    西域古国名。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今新疆若羌县卡克里克附近)。地多沙卤,少田,寄田仰谷于邻国。国产玉,多生葭苇、柽柳、胡桐、白草等。居民逐水草游牧,产驴、马、骆驼。能制兵器。据《汉书》载,时有户157

  • 辽上京遗址

    辽代古城遗址。俗名波罗城,意为青灰色的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两河合流之平原上。契丹建国初名龙眉宫,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神册三年(918)在此正式筑城,名皇都,后称上京临潢府。周27里,共有

  • 腊醅

    纥石烈部首领。女真族。居活刺浑水(今呼兰河)诃邻乡。兄弟7人,素有名声,为众所服。乘温都部乌春等起兵反叛劾里钵(世祖)之机,约集乌古论部骚腊勃堇(部落长)、“富者”(部落贵族)挞懒、海罗勃堇等掳掠野居

  • 牙书

    辽官名。亦作“牙署”。契丹语音译。《辽史·百官志二》谓大、小部族中石烈(相当于“县”的建置,一说意为“乡”)下均设有此官。是位次于夷离堇和※马步的次要官员。

  • 换番

    清代汉人与台湾高山族人互市的称谓。一般在每年夏秋时进行,以物易物,即汉人以珠、布、盐、铁等物向高山族人交换鹿脯、鹿茸、各种兽皮及水藤、通草等土产。

  • 阿克萨哈勒

    ?—1789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策伯克多尔济之弟。初与兄随渥巴锡汗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乾隆三十六年(1771),随渥巴锡东返祖邦,清廷封一等台吉。四十年(1775),诏辖北路土

  • 龙头目老

    解放前云南省金平、屏边等县瑶族地区村寨头人称谓。据说由来已久。各村寨普遍设置,通常包括寨老、寨主和龙师三人组成。通过选举产生,凡寨中成年男子,只要识字,有办事能力和办事公正及熟识宗教仪礼者,均可作候选

  • 阿佤

    亦作“阿卧”、“阿佤莱”。部分佤族自称。主要聚居在云南西盟及孟连部分地区,解放前还保留着原始公社制的残余,盛行猎头祭谷,是佤族中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一部分。参见“佤族”(7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