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峒
见“峒蛮”(1646页)。
见“峒蛮”(1646页)。
见“昔剌思”(1345页)。
即“伯岳吾”的复数。见(1090页)。
金元传送四方文书的邮驿。金泰和六年(1206)六月始置。十二月,设都提控急递铺官总其事。《金史·百官志·兵部》:“其制,该军马路十里一铺,铺设四人,内铺头一人,铺兵三人,以所辖军射粮军内差充,腰铃日行
藏传佛教名词术语。《元史·释老传》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察儿哥朵四,华言迴遮也。”藏语译为“迴遮”,举行法事时施食求延命息灾。
流民,指因自然灾害、战乱或生活饥馑而流落异乡的谋生者,历代有之、情由各异。清代,汉族等流民多出关到东北、内蒙古各地从事农商以求生。清廷对流民的政策各个时期亦有不同。原制,内地民人概不许私自出关,需凭印
清代掌管皇族事务的中央机构。顺治九年(1652),仿明制设立,位列内阁、六部之上。置宗令1人、左右宗正各1人、左右宗人各1人,皆于王公贵族中选任,掌皇族之政令,管本府之官属,凡※宗室、※觉罗,均受其管
官名。满语音译。“阿礼哈”,含有“高级正职”、 “首席”之意,如“阿礼哈超哈”(“超哈”意为“兵”),指称“都统行营兵”(即骁骑营兵);“阿礼哈达”(“达”意为“首领”),指称“大学士”、“宰相”;“
金代寺观住持。政府予以纲首名义,令其纠察户口,禁察非违,巡警盗贼。
清代蒙药学家。19世纪奈曼旗人。以藏文著《蒙药正典》(又译《蒙药本草从新》,藏文名《斋萨日密格占》)。书中辑录879种药物,按性能分为8部24类。每味药名都以蒙、汉、藏文对照,详细注明药物产地、形态、
又作元代汉语、元代白话。元代部分汉文文献中一种表达当时汉语白话的特殊体裁。元代敕旨文告等传世的汉文文献直译自蒙古文文献,而此类蒙古文文献又多有以蒙古语转译自汉文辞句者,故在语音、词汇、语法构成方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