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走敖特尔

走敖特尔

蒙古族放牧的方式之一。是蒙汉合璧词,意为“移场放牧”,俗称“走场”。蒙古牧民由常年固定的牧场转移到其他牧场放牧,称“走敖特尔”。而固定牧场之间的移动不称走敖特尔。多在春、夏、秋三季进行,走场的主要原因是干旱水草不足;或因夏场牧草不佳;或为保护牧场,使冬春间牧畜能有足够的草吃;如遇风雪严寒,牲畜乏食或畜疫,冬季亦走场。主要目的是为牲畜抓膘。通常到尚无人占用的牧场上去放牧,而且事先选定牧场,不盲目走场。届时,以车装载蒙古包及生活用具,驱赶牲畜赴新牧场。若数户在同一牧场走敖特尔相遇,为着共同使用的牧场,采取合牧的形式,彼此轮流放牧;如各自单独放牧,一般遵守约定俗成的惯例,互相关照。走敖特尔实际上是为牲畜扩大牧场的一种措施,也是牧民极为辛苦的游牧方式。

猜你喜欢

  • 麻心俱

    即“麻星衢”(2098页)。

  • 刀干孟

    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之一。洪武二十一年(1388),麓川首领思伦法于定边之役失败后,归顺明朝。他趁机举兵攻思伦法,陷宣慰司,继攻腾冲,迫伦法走昆明、南京陈诉。明太祖命西平侯沐春统云南、四川诸卫兵讨之。

  • 铁哥

    1248—1313元朝大臣。又译帖哥、帖可。怯失迷儿(今克什米尔)人,伽乃氏。怯失迷儿万户斡脱赤之子,宪宗国师那摩之侄。4岁随叔父入觐蒙哥汗。习学蒙古畏兀字。受忽必烈命,隶丞相孛罗,为宿卫。世祖至元十

  • 破六韩拔陵

    又作破落汗拔陵、破洛汗拔陵等。北魏末年六镇起义军首领。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民。匈奴族。单于之后,右谷蠡王潘六奚嫡裔,以潘六奚为氏,破六韩乃潘六奚之异译。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一说五年),聚众

  • 阿忒八失

    地名。见于《拉失德史》,意为“马头”,即唐代之马头川。元为察合台汗国属地。在今中亚阿姆河上游纳伦河南岸。其附近之游牧驻居地亦名阿忒八失。

  • 喀尔喀赛音诺颜汗部左翼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诺木干,接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界;西至依萨赉,接额尔德尼班第达呼图克图界;南至霍尔朔特,接乌拉特前旗界;北至额勒素台,接赛音诺颜旗界。有佐领3,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善巴再从弟丹

  • 八旗世仆

    清皇室对八旗所属京内外、旗内外全部官兵的称谓。“旗下家奴”或“旗仆”,即各旗人家内的世仆;“包衣世仆”,指内务府、宗室王公府所属的包衣官兵及服役人等。帝王(汗、贝勒)与八旗官兵之间的关系,历来表现为最

  • 涅鲁衮

    ①见“耶律挞烈”(1316页)。 ②见“萧敌烈”(1997页)。

  • 锡布推哈坦巴图尔

    ?—1704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穆车子。初与弟青多尔济等驻牧巴颜乌兰,常击退俄罗斯掠境兵。康熙二十七年(1688),迎击准噶尔部噶尔丹对本部的侵扰。拒

  • 卡尔信

    见“宗”(15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