輋民
畲族古称之一。“輋”读音与“畲”同,为广东地方的汉字俗字,意为“巢居”。始见于南宋文天祥《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一文,指生活在广东潮州山中搭棚构木而居的畲族先民。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粤人以山林中结竹木障覆居息为輋”。
畲族古称之一。“輋”读音与“畲”同,为广东地方的汉字俗字,意为“巢居”。始见于南宋文天祥《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一文,指生活在广东潮州山中搭棚构木而居的畲族先民。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粤人以山林中结竹木障覆居息为輋”。
金大臣。本名胡剌。盖州(治今辽宁盖县)按春猛安人。女真族。乌古论氏。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累官太学助教、应奉翰林文字、河东路提刑判官。滑州刺史、河东南路按察副使、寿州防御使。贞祐(1213—1
哈尼族他称。自称哈泥(哈尼)。元明清文献中先后称窝泥、斡泥、禾尼、和泥、倭尼等。皆“哈尼”的同音异写。天启《滇志》:窝泥,或曰斡泥。阿迷州称河泥,临安郡属蒙自县的江外及左能寨、思沱、溪处、落恐诸长官司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公粮,但
?—1343元至正初湖广瑶族起义首领。湖广道州路(今湖南道县)人。瑶族。至正元年(1341)四月,与蒋丙等人于道州路大江源、白岭源等山区发动瑶民抗元斗争。不久,江华、永明、桂阳及广东连山、广西贺州等地
傈僳语音译,意为“亲人离别调”。傈僳族民歌曲调名。通常在亲人离家远行送别时送行人与被送行人之间对唱。内容为互嘱分别后注意安全、保重身体、照料好大小事务,并请神灵保佑,使全家内外无灾无患,幸福美满。
西域古河名。见《旧唐书·回纥传》。同书《突厥传》作多逻斯。《新唐书·苏定方传》作曳咥河。《元朝秘史》作额儿的失河。《圣武亲征录》、《元史·太祖本纪》作也儿的石河。《元史·宪宗本纪》作叶儿的石河,《武宗
?—292或293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力微子。晋武帝太康七年(286),继兄拓跋悉鹿为长。史称其“雄武有智略,威德复举”,扭转其兄在位时诸部离叛、境内纷扰的局面。惠帝元康二年或三年(292或293)
?——1876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字玉农。居齐齐哈尔。咸丰二年(1852),以协领率黑龙江兵南征。五年(1855),加副都统衔,补呼兰城守尉。六年,参与镇压太平军,攻汉阳,晋副都统,赐号依勒固尔巴图鲁
?—1769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汗。绰罗斯氏。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车凌长子。乾隆二十三年(1758),受命袭汗爵,兼盟长。同年夏,以身病往库伦拜谒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请诵经庇佑。次年,徙牧乌兰古木(今蒙
1508—1580明代藏传佛教高僧。壤塘曲尔基寺(位于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第二世活佛。壤塘杜曲河流域许青达木宗人。藏族。出身贵族家。10岁受居士戒,学习佛典,13岁被确认为杰瓦尚波转世,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