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三体唐诗

三体唐诗

宋周弼编,元释圆至注。一名《唐三体诗》,又名《笺注唐贤三体诗法》。周弼,字伯弱,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约生活于宋理宗时,著有《端平诗隽》。圆至,字牧潜,号天隐,高安(今属江西)人。《三体唐诗》,六卷。专选唐人七绝七律五律,故名“三体”,各体又分格,七绝分七格,七律分六格,五律分七格,诗以格之顺序编排。书前有《选例》,而无《序》。周氏选诗尤重晚唐,又锐意于诗法探究,故颇遭后人非议。圆至之注有双行夹注,亦有尾注,时有题解,亦有不注者。清高士奇又有补注。因后人多有纂释、补正,故传世版本极多,较通行者有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朗润堂校刻本、《四库全书》本等(均有高士奇补注)。

选集。一作《唐三体诗》。宋周弼编。六卷。是书专选唐人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谓之三体,各占二卷。编选之旨,在于研讨律诗的作法。编者把律诗句法分为虚实二种,写景是实句,抒情是虚句。认为一首律诗的八句,必须虚实搭配得好。根据这一观点,周氏把七言绝句分为七种格式,七言律诗分为六种格式,五言律诗分为七种格式。根据所分之格选诗,故不按诗人时代先后编次,而以格之顺序排列,所选多中、晚唐人作品。书前载有《选例》而无序。是书历元代至明嘉靖以前,成为家传户诵的唐诗选本,自王世贞、李攀龙等,倡诗必盛唐,书遂不为人所重。各家诗话,多有论及,毁誉不一。周氏此书重在律诗句法,意在挽救当时江湖派东流油滑之弊,但把作诗方法归纳成许多定格,不免流于细碎机械,既不能穷诗之变,反成作诗之桎梏。明瞿佑《归田诗话》卷上谓元大德九年(1305年)方回曾为《三体唐诗》作序,并录序全文。此书最早有元释圆至注释,书名《唐诗论》二十一卷,《四库》入存目。书前正有大德九年方回序,瞿佑所见者,当即此本。又有清高士奇等补注。

猜你喜欢

  • 颜萱

    【介绍】:唐末人。颜荛弟,字弘至。居江南,幼受知于张祜。与皮日休、陆龟蒙交好,唱和之诗载于《松陵集》。《全唐诗》存诗3首。

  • 寒塘

    【介绍】:赵嘏作。诗抒发思乡之情,同时寄寓身世落寞的感怀,构思奇妙,想象奇特。后二句“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乃全诗诗眼之所在,情思怊怅,寄兴深远。

  • 王储

    【介绍】:代宗大历十四年(779)进士第一及第。曾任詹事。与诗人卢仝过往甚密。《全唐诗》存诗1首。

  • 燕隗

    指战国时燕人郭隗。郭隗用古代君王以千金买千里马之事劝说燕昭王广求贤士,燕昭王为之筑宫室而师事之,乐毅、邹衍、剧辛听闻后都投奔燕国。见《史记·燕召公世家》。张说《赴集贤院学士上赐宴应制得辉字》:“首命深

  • 万首唐人绝句

    选集。宋洪迈编。是集编于孝宗淳熙年间,录唐人绝句五千余首。后又加补辑,至光宗绍熙三年(1192)编成。全书原为一百卷,每卷一百首,共得万首。凡七言绝句七十五卷,五言绝句二十五卷,末附六言绝句一卷。是书

  • 底物

    ①何物。杜甫《解闷十二首》之七:“陶冶性灵在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鱼玄机《寄飞卿》:“嵇君懒书札,底物慰秋情?”②此物。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眼前须底物,座右任他铭。”

  • 韩云卿

    【介绍】:唐代散文家。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生卒年不详。韩愈叔。至德中,官监察御史,朝廷呼为“子房”。上元二年(761)特进试鸿胪卿,兼御史中丞。大历中,官终礼部郎中(一说终

  • 王濯

    【介绍】:代宗大历九年(774)进士。余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

  • 延年妹

    指西汉李延年的妹妹。亦代指美女。李白《中山孺子妾歌》:“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参见“延年①”。

  • 包贺

    【介绍】:约唐末至五代前期人。喜吟咏,而多为粗鄙之句。《全唐诗》录诗6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