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传奇

唐传奇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因其多传述奇闻异事,故称之。“传奇”一词肇始于元稹小说《莺莺传》的原始篇名。晚唐裴铏又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命名为《传奇》。但传奇正式作为唐人小说的通名,是宋代之后的事。

唐代以前,我国古代小说还处于萌芽状态。那时小说的概念比较模糊、混乱,往往成为传闻异录或历史轶事的总称。它既包括那些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也包括那些“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杂俎琐记或“丛残小语”,以及志怪志人小说。一般说来,故事情节简单,结构粗疏,内容庞杂,题材多以神鬼灵怪为主。明胡应麟说:“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六)到了唐代,由于传奇的出现,中国小说方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制,具有比较完备的艺术形式和广阔、丰富的社会内容。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说:小说“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唐代文人把写作传奇作为一种有意识的艺术活动,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故宋洪迈把它同唐诗相提并论,称为“一代之奇”。

唐传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为唐初至肃宗时。这是由六朝志怪到唐传奇的过渡时期。这时期的作品,总的面貌是上承六朝志怪的余风,思想平庸,艺术尚未成熟,但在形象、情节、布局、结构、语言等处理方面,都显示出承上启下的痕迹。这时期流传和保存下来的单篇作品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和张鷟的《游仙窟》等。同时还出现了唐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传奇专集,即盛唐牛肃的《纪闻》。中期为代宗大历至敬宗时。这是唐传奇空前繁荣的时期。有许多著名的传奇作者和优秀作品。所作由志怪转向志人,由虚幻世界步入人生社会;多反映当时重大的社会、历史、政治事件,具有较深刻的现实意义。艺术技巧也更趋成熟,想象丰富,构思精巧,情节曲折动人,文辞优美细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较高的美学价值。这时期的单篇佳作有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陈鸿的《长恨歌传》,蒋防的《霍小玉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等。传奇专集略有增多,戴孚的《广异记》,牛僧孺的《玄怪录》,薛用弱的《集异记》等较为著名。后期为文宗大和至唐末。这是唐传奇结集、整理时期,也是逐步趋于衰落时期。从题材看,神怪色彩又变得浓重起来,六朝遗风复炽;从内容看,与现实社会日渐疏远。但这时期的作品数量并无减少,传奇“专集”大量出现,是此时期一大特色。如李复言《续玄怪录》,张读宣室志》,裴铏《传奇》,袁郊甘泽谣》,皇甫枚三水小牍》等。反映豪杰侠客的作品骤增是这时期传奇的又一特色。代表作品有《红线传》、《昆仑奴》、《虬髯客传》等。

唐传奇的兴盛既有文学发展的自身原因,也有一定的历史社会原因。汉魏六朝志怪小说为唐传奇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先秦两汉以来的史传文学在人物描写、故事情节、结构布局、语言艺术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给传奇提供了直接的借鉴;新乐府运动的写实精神和古文运动的文体解放,对正在发展中的传奇创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唐代的“市民文艺”、民间通俗文艺,特别是“变文”“俗讲”“说话”,对传奇内容和形式也有直接的影响。传奇的发展与当时的风尚和佛道盛行,特别是佛教文学的影响不无关系;密宗的“成就剑法”和“隐身术”,对剑侠小说的发展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宗教教义亦给唐传奇掺入了杂质。唐传奇的繁荣还有其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由科举取士制度而派生的“行卷”“温卷”这一特殊的社会风尚,对传奇文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商业经济和都市的繁荣,给传奇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和新的主题思想,使它由谈神说鬼向反映现实社会的健康方向发展。

唐代传奇的代表作品,多产生于中唐。按其题材内容,大致可归纳为爱情、历史、时政、豪侠、神怪五大类。其中爱情类数量最多,思想艺术价值亦高,是唐传奇中最有深度和最具艺术魅力的部分。历史类大都根据本朝历史人物、事件、故事敷演而成,寓讽于史。时政类则面向现实,对当代所发生的政治事件、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和官场的黑暗,或正面,或侧面,或以神怪故事,或以梦幻世界,或以爱情瓜葛加以反映、揭露和讽刺。豪侠类,多产生于晚期,思想倾向比较复杂,充满了矛盾。神怪类,多出现于初期和晚期。总的说来,唐传奇所表现的思想比较复杂,同一篇作品中往往也是民主性精华与封建性糟粕纠缠在一起,需要加以仔细地分辨。

唐传奇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发展已逐渐趋于成熟。在艺术上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篇章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将我国小说从六朝志怪与轶事传闻的狭小天地引向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矛盾,歌颂进步理想的广阔道路;它提出的反对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争取爱情婚姻自主等先进思想,成为后来小说、戏剧中反复歌颂的主题;它为后代文学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唐传奇也曾越出国界,如《游仙窟》就曾在日本古代读书界风靡一时。

唐代传奇现在保存流传的单篇有数百篇之多,专集四十余部。这些作品,大部分收集在宋初李防等编纂的《太平广记》中,《文苑英华》、《太平御览》、《明抄本说郛》、《顾氏文房小说》、《全唐文》等类书、总集中也保存了一部分。至于明清时代编刻的《说海》、《古今逸史》、《龙威秘书》、《唐人说荟》、《艺苑捃华》等诸多小说集,往往妄制篇目,改题撰人,不足为据。“五四”以后,鲁迅有鉴于此,遂辑成《唐宋传奇集》一书,以匡谬误。嗣后汪辟疆又校录了《唐人小说》一书,选单篇三十,及专集七部之代表作四十五篇,并在各篇之后附录有关材料,可资阅读和研究者参考。新中国成立后,周勋初等编《唐人轶事汇编》多采唐五代传奇小说。此外,点校、注释的唐传奇专集有十余种,研究论文有数百篇,专著有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周绍良《唐传奇笺证》、卞孝萱《唐传奇新探》等。

猜你喜欢

  • 五绔

    蜀郡太守廉范关心民间疾苦,老百姓作歌曰:“廉叔度,来何暮,平生无襦今五绔。”见《后汉书·廉范传》。后用为地方长官爱民之典。李端《送张少府赴夏县》:“太守新临郡,还逢五绔歌。”元稹《茅舍》:“五绔有前闻

  • 萧翼

    【介绍】:唐代诗人。本名世翼。南兰陵(治今江苏武进西北)人。生卒年不详。太宗时,为监察御史,充使取王羲之《兰亭序》真迹于越僧辨才。辨才与翼一见款密,乃设酒酣乐,探韵赋诗。既而翼以术取其所藏宝墨而归。《

  • 梅市

    ①即梅福。相传梅福归隐后有人见到他变换姓名,为会稽吴市门卒,故称。司空曙《闲园即事寄暕公》:“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②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境内。因东汉梅福隐居于此,人多前往投靠他,遂为村市。

  • 酉阳杂俎

    笔记小说。唐段成式撰。书名“酉阳”,即今湖南沅陵小酉山。传说小酉山石穴中有秦人隐学所藏书千卷,梁元帝赋有“访酉阳之逸典”句,或者成式以所著书异乎世俗,故取诸逸典之义名之。是书二十卷,续集十卷,分类记载

  • 蚁斗

    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后因以“蚁斗”谓体虚心悸。李群玉《北风》:“蝶飞魂尚弱,蚁斗体犹虚。”②比喻无足轻重的争斗。元稹《竞渡》:“舍此皆蚁斗,竞舟

  • 李主簿姬

    【介绍】:《全唐诗》收诗1首。详参“李主簿”条。

  • 以为

    ①认为。白居易《哭孔戡》:“从事得如此,人人以为难。”②作为,用为。韩愈《归彭城》:“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③而为。白居易《赠友五首》之三:“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

  • 投砖

    犹抛砖引玉。多用以比喻自己的诗文浅鄙。李端《酬丘拱外甥览余旧文见寄》:“投砖聊取笑,赠绮一何妍。”

  • 新刻李袁二先生精选唐诗训解

    明李攀龙原选,袁宏道校。攀龙,生平简介见其《唐诗选》条。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属湖北)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有《袁中郎全集》。《新刻李袁二先生精选唐诗训解》,七卷,

  • 团扇书

    见“团扇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