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精义

仪礼精义

二册。清黄淦(详见《礼记精义》)撰。本书的前面有朱士林序及淦自序。士林序中说到:同年好友黄绮霞,切磋诸经,无不渊博贯通,除修订《五经精义》外,又涉及到《周礼》,这已经家喻户晓。又想到《仪礼》与《周礼》为同一本源,于是,就荟萃众论,采择名家学说,做到言简义赅,取而读之,实为后学之津梁。察看此十七篇,其语句重复钩棘,难于上口。自从张稷若作《郑注句读》,王九节作《分节句读》,同乡人吴中林先生又作《章句》,学人才开始有所遵循。然而,读其书且能精其义者,大概仍然很少。绮霞则沉潜于是礼,细意斟酌,博观约取,使学者不再感到此为难读之书。淦自序中说到:近时马德淳《仪礼易读》和吴中林《仪礼章句》都能反复辨驳,考据精详,而尤其莫完备于盛世佐之《集编》,现在编订《六经精义》竣工,又采辑《仪礼》一书中先儒名论,汇成此编。虽有遗漏,但量,同荒芜者相比,似乎还有距离。(末题“嘉庆十有二年孟夏既望,武林黄淦纬文氏自序。”)次为戚人镜跋,兹为考订。是书篇目次第全部依照原来旧有注疏,但是,仍然只载先儒论说而不录经记原文,在这一点上与原先所著《礼记精义》相同。首先为《例言》,大多采用元代敖继公和明代郝敬之说,然而,二人对于《仪礼》,大多故意与郑注为难,于礼学难云深造,是书重点在于有裨举业,因而,略训诂而趋重论说。郝氏力驳诸侯之臣称作诸公,地位在卿大夫之的说法(见《乡酒礼》诸篇),按:春秋列邦之官,见于内外传者极多,诸卿之谥,至称子而止,无称公者。所谓的四命之弧,只有晋士会和宋公子目夷以襄公之兄为右师,也没有称公的说法。只有天子之内诸侯,象单伯、凡伯、刘子、成子之类,经常出使诸侯,内外传曰“单襄公”、“成肃公”、“刘康公”、“刘文公”等。用郑注《燕礼》容下三监来对其进行考证,似乎应当如此。郝氏又历举不可用于今者,士冠用命服、士昏乘大夫车马各节,这也就其时而言,象民国时期,就没有本服等威之分。又非所论,象主妇酬宾,则民国时的欧美列邦,皆有其礼。敖氏虽然没说今天不能用,但《仪礼》之贯通古今中外是显而易见的。譬如,《士冠礼》征引极多,然而,没有谈到外传赵武之冠。实际上,春秋时期,卿大夫都是世族,不仅仅世族为士者有末冠者,即是卿也允许有未冠者(象栾盈之等)。《士昏礼》引郑注氏同姓不同者,可通婚姻,也自有道理。《丧服》、《士丧礼》诸篇,所引用先儒说法极其简明,这也是重举业之证据。篇末有补编,自《士冠礼》到《有司彻》皆有,而《丧服》诸篇没有,由此可见王氏意旨轻重之所在。是书沿用敖、郝诸氏学说,而且兼采吴廷华、盛世佐诸家学说,对于《仪礼》非不究心,但是,郑注皆遵循周秦及汉儒旧说,是书却偏尚空论,戚氏跋诸嘉惠后学,大概以趋重举业为主,并非说经正传。此书有嘉庆刊本。

猜你喜欢

  • 吕氏春秋高注补正

    ①一卷。清李宝洤(生卒年不详)撰。宝洤有《三国志平议》,已著录。是编为补正高诱《吕览》注而作。其体例,每节补注,则首书“补曰”二字,正注则首书“正曰”二字。其以毕沅校本为主,沅订正高注者,该书往往言已

  • 经术公理学

    四卷。宋育仁撰。宋育仁(1857-1981)字芸子,一字芸岩,四川富顺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889年升任翰林院检讨。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会使馆参赞,归国后回翰林院。民

  • 虎口余生记

    一卷。明末清初人边大绶撰。边大绶,字长白,河北任邱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时曾任米脂县令。在任时曾掘李自成祖李海、父李守忠墓。崇祯末年,在山西泽州被李自成军俘获,一路西行,后乘间潜逃,匿至任邱乡里。降清

  • 素问释义

    十卷。清张琦(生卒年不详)撰。张琦字翰风,号宛邻,阳湖(今属江苏)人。嘉庆年间举人,官山东馆陶县知县。著有《本草述录》、《张氏医集》等书。张氏颇重视《素问》,但唐朝王冰《素问注》移易篇次,多所窜改,宋

  • 雁荡山樵诗集

    十五卷。明章玄应(约1475年前后在世)撰。玄应,字顺德,东瓯乐清(今浙江乐清)人。生卒年不详。恭毅公章纶长子。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任南京礼、工二科给事中,累官至广东布政使。其孙朝凤任福建佥事

  • 陈惕奄经说

    一卷。清陈玉树撰。玉树,字惕奄,江苏盐城(今江苏盐城县境内)人。同治年间(1862-1874)举人。生卒年不详。有《后乐堂文集》,未刊。这一本书共《书》三篇、《诗》十七篇、《左氏传》三篇、《孝经》一篇

  • 春秋日表

    一卷。清张冕(详见《春秋至朔通考》)撰。该书考证春秋时的天文历法,并列表说明。有清嘉庆年间刻本(与《春秋至朔通考》、《春秋初年岁星行表》、《春秋日食星度表》合刊)。

  • 松陵文献

    十五卷。清潘柽章(生卒年不详)撰。柽章字圣木,一字力田,江苏吴江人。自梁开平三年吴越王钱镠割吴县松陵镇始置吴江县,该书即记此一地之人物。柽章肆力于学,综贯百家,精于史学,凡数易其稿而撰就此书。体例精严

  • 幽翏室字说

    一卷。胡吉宣(生卒年不详)撰。吉宣字子玽,浙江慈溪人。是书包括考释甲骨文、金文的著作十五篇:《释望》、《释簠》、《释监》、《释隹鸟》、《释申》、《释虤虤》、《释蔡》、《释叒》、《释杀》、《释之》、《释

  • 别本韩文考异

    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宋王伯大编。王伯大字幼学,号留耕,福州(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详。嘉定七年(1214)进士,理宗朝官至端明殿学士,拜参知政事。王伯大认为朱子的《韩文考异》于本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