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利川县志

利川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清何蕙馨修,吴江纂。何蕙馨,字仲香,河南息县人,增贡,官利川知县。吴江,字枫桥,本县人,贡生。按利川,向属土司,明以来,先属菱州,后属施州卫,乾隆元年(1736)改利川县,以忠孝、忠路、沙溪三司隶之。县志同治以前未有成书。何蕙馨知县事,思创修邑志,集绅耆商榷,称昔年修郡志时,吴江曾主其事,征文考献体例悉谙,延吴江纂修,于同治四年(1865)成书。《利川县志》同治四年刻本。此志所列大纲,一遵道光府志。利川自改土归流,始为内地,历代沿革考证维艰,府志统纪六属,载利川事甚略,疆域志依据省郡二志,参以《明史》及《明一统志》,详稽忠孝、忠路、沙溪三司废置时代,分别注明。利川越在边鄙,前代分隶土司,文武职秩不能详悉。改县以后置县令,立学官,增营弁,有档案可稽。文章政事卓然可述者不乏其人,官师志中,凡府志已载皆备录,自道光以后增二十余人,其政绩可纪者则小传附。艺文一门,府志所采寥寥无几,此志搜罗较广,凡诗文有关政治风土者,不论其人存没皆采录,此志乘中创例。此志虽属创修,其立纲分目以府志为依据,可称大体具备。② 十四卷,首一卷。清黄世崇纂修。黄世崇(参见光绪辛丑《归州志》),官利川知县。利川改县后,历一百三十余年。至同治四年(1865),县令何蕙馨创修县志,仓促成编,故体例未完善。黄世崇于光绪二十年(1894)补修,成志。《利川县志》光绪二十年钟灵书院刻本,全书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沿革表,卷二疆域表,卷三职官表,卷四选举表,卷五人物表,卷六列女表,卷七户役志,卷八学校志,卷九祠祀志,卷十武备志,卷十一营缮志,卷十二山水志,卷十三艺文志,卷十四列传。黄世崇深于史学,曾与修《湖南通志》,纂修《兴山县志》、《黄陂山水志》、《汉川山川志》。编辑此志,不循方志常例,仿史书分表、志、传三体。考邑境,后周为盐水县,隋为庸州,唐为清江县,宋为清江县都亭乡,援古证今确有所据。此志沿革较前志详审。县中疆域之广,数倍于古侯国,为是楚蜀通衢,古昔用兵必经之地,前志考核未详,此志特以表列出,附舆图。利川置郡州县始于后周,职官前志录自乾隆元年(1736)起,于义未合,此志职官表特为补辑。户役、学校、祠祭、武备、营缮诸志,分纲一遵会典,其中田赋、物产、善堂、书院、私祀、沿祀等类,编纂次第,仍依方志体例。山水志中,山之脉络,水之源流,前志采录未及分明,此仿《水经注》例,逐条详注,首尾始能连贯。艺文志金石类,采录以备掌故,其文不雅驯者,只存名目,不录全文。列传较前志为详,其事迹分注人物表、列女表者,不入列传。此志搜罗宏富,采择详明,由黄世崇一手辑成,可称方志之善本。

猜你喜欢

  • 夏小正训解

    四卷。《考异》一卷,《通论》一卷。清王宝仁(详见《周官参证》)撰。是书前有嘉庆十九(1814)毕宪曾、二十四年(1819)彭兆荪序及嘉庆十八年(1813)自序。其体例是先在记文下系己说,再在传文下申传

  • 枕葄斋春秋问答

    十六卷。清胡嗣运(详见《枕葄斋诗经问答》)撰。该书不全录《春秋》经文,也不尽释全经,有所论说,则设为问答之辞,以阐发经义。前十五卷大体上依违《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家之说,以及孙复、胡安国之

  • 经窥续

    八卷。清蔡启盛撰。其生平事迹见《余烬经窥》。是书首有汤寿潜序。这是接着前一本书续刻的本子,距丙戌年(1886)已经十七年了。篇中偶有署甲子(1864)者,是其游宦之作。由于蔡启盛不能流利地表达思想,语

  • 妙远堂集

    四十卷。明马之骏(1588-1625)撰。马之骏,字仲良,河南新野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户部主事。著有《妙选堂集》。是集凡四十卷。诗十四卷、文二十六卷。万历年间,文体渐变,竟陵(今湖北天

  • 左传器物宫室

    一卷。清沈淑撰。详见《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条。

  • 百川学海

    一百零一种,一百七十七卷。宋左圭编辑。左圭字禹锡,别号古鄮山人,浙江人,《宋史》无传,生平事迹失考。汉扬雄《扬子法言·学行》有“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之句,丛书之命名即取义于此。这是仅存于今的宋人汇刊书

  • 嘉禾问录

    一卷。明唐枢(详见《宋学商求》条)撰。唐枢于嘉靖十一至十二年(1532-1533)间讲学于嘉兴,由其门人将其所讲录为此编。初名《四书杂问》,后由邑令周显宗改题《嘉禾问录》。书中所言格致心性诸说,率宗王

  • 崇文总目

    六十六卷,北宋王尧臣等撰。王尧臣(1003-1058),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今属河南省)人,著名目录学家。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湖州。累擢权知制诰、翰林学士。宋夏战事起,历

  • 易经困学录

    四卷。清杨嘉撰。杨嘉字曦斋,安徽桐城诸生。据此书作者自序:“课蒙之余,闲取周易本义读之,玩索反复,至再至三,窃叹紫阳夫子纂辑之精,措辞之简,抉理之绌,穷变之广。诚非浅学都识所能窥其藩蓠之万一”。故此书

  • 双报应

    六卷。清嵇永仁撰。嵇永仁生平详见《扬州梦》(辞目)。此剧为作者在狱中所作绝笔。据王龙光跋云,谓永仁自其狱中难友林某口中得闻所目击之钱可贵、王文用二人判案事,感叹而作此剧。剧中写建安生员钱可贵以欠纳官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