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成案续编
一百零六卷。不著撰人名氏。《南河成案续编》清刻本,共一百零六卷,为续《南河成案》而编成。《南河成案》录取之案牍,止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而此书则起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与前书正好相继。卷首有御制诗文数篇。其治河记云:黄河由云梯关入海,其来已久,无所谓旧河也。水性挟沙,海门渐觉淤垫。故流不得畅下。流既塞,则屡有上溃之变,此全河之大患也。当时治河之人乃铁保、戴均元诸人,皆嘉庆之河臣。此书中亦专言堤工水利之事,与前书大略相同。
一百零六卷。不著撰人名氏。《南河成案续编》清刻本,共一百零六卷,为续《南河成案》而编成。《南河成案》录取之案牍,止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而此书则起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与前书正好相继。卷首有御制诗文数篇。其治河记云:黄河由云梯关入海,其来已久,无所谓旧河也。水性挟沙,海门渐觉淤垫。故流不得畅下。流既塞,则屡有上溃之变,此全河之大患也。当时治河之人乃铁保、戴均元诸人,皆嘉庆之河臣。此书中亦专言堤工水利之事,与前书大略相同。
四卷。明许宇(生卒年不详)辑。全书分为风、花、雪、月四集,每集一卷。前二卷收明代散曲作品一百二十套。后二卷选录元明戏曲名作《琵琶记》、《西厢记》、《荆钗记》、《白兔记》、《幽闺记》、《浣纱记》中曲子一
① 三十八卷。清张甄陶撰。甄陶字希周,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是书首有蒋士铨、郑大进序,又有甄陶自序及凡例。是书遵守朱子集注,专以阐发注中所涵之奥,与注外未尽之词。因朱注明白易晓处,尽人皆知,故不重
见《约言》。
八卷。释超渊撰。释超渊,清朝人。庐山秀峰寺,即开元寺。南唐中主景,年少好文,游心物外,欲肄业于庐山。拓野夫献地,筑为书堂。景酬其以万金。景即位,将该书堂扩建为寺。因北有国之祥,赐名开元。清康熙四十六年
二十三卷。清魏禧((1624-1681)撰,彭家屏参订。禧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宁都(今江西宁都)人,明末诸生,康熙十七年举博学宏词,以疾辞。魏禧与兄际瑞、弟礼皆以文章称,时人号为“宁都三魏”,兄
四卷。清张榕端(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生平详见《河上草》(辞目)。本集是张榕端在内阁学士任上所刊刻的,辑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至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之间所创作的诗歌,集前有任邱庞垲所作
十卷。又题《事物纪原集类》。宋高承(生卒年不详)撰。明正统年间南昌简敬刊本,前有简敬作序,云:“作者佚其姓名。”但考据赵希弁《读书附志》云:“《事物纪原》十卷,高承撰,承,开封人。自博弈嬉戏之微,鱼虫
二卷。清吴玉搢(1699-1774)撰。玉搢字籍五,号山夫,晚号顿研、钝根,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廪贡生,官凤阳府训导。仕途不顺,遂潜心于金石文字之学,著述尚有《别雅》、《金石存》、《六书述部述考
一卷。清费锡璜(生卒年不详)撰。锡璜,字滋衡,江苏吴江(今苏州市)人。其自署称成都,盖因其父燕峰山人费密知成都避乱流寓吴地,故费锡璜犹署其故里。原来,费锡璜与沈用济合撰《汉诗说》十卷,依冯惟讷《诗纪》
一名徐氏笔精八卷。明徐(生卒年不详)撰。徐,字惟起,又字兴公,闽县(今福建闽侯)人。万历间诗坛魁首,平生不仕。因父兄藏书五万三千余卷,遂仿《通志·艺文略》、《文献通考·经籍考》体例,于万历三十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