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卦变考略

卦变考略

二卷。明董守谕(生卒年不详)撰。守谕字次公,鄞县(今浙江奉化)人。天启四年(1624)举人。鲁王时官户部主事,有刚直的名声。清兵渡江后遂杜门著书以终。除此书外,还著有《读易一抄、二抄》、《易韵补遗》、《春秋简秀集》、《董户部集》等书。此书作于崇祯十六年(1643),大旨以为卦变之说出于汉学,至北宋程颐始废斥之。朱熹认为,由于程颐不相信卦变,所以对于柔来文刚等处无所依据,因而朱熹兼采卦变之说,又以己意变之,但前后不免异例。鉴于此,董氏于是上考京房、虞翻等诸家之说,定为此图。每卦都参列古法,并以己意加以论断,此外还参考了宋元明等诸儒学说,因而言之有据。董氏以彖文相证,虽不免有所附会,但如称屯本坎卦,初六升二,九二降初,是为刚柔始交;比本师卦,一阳居二,则为师众所宗,故为师,变而居五则为天下所附,故为比;谦卦乾之上九来居坤三,是天道下济而光明,坤之六三上升乾位,是天道卑而上行等等,都与经文往往巧合。此书篇末说:“或谓变乃《易》中之一义,非画卦作易之本”,则为诸家所不取。有明崇祯刻本、粤雅堂刊本,收入《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 杜诗论文

    五十六卷。清吴见思撰。吴见思字齐贤,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据本书凡例,拟举杜诗典故别为一书,名为杜诗论事,而此编唯诠释作意,故谓之《杜诗论文》。其实,笺注典故,目的在以明文义。论事自论事,论文自论文

  • 说储

    八卷、二集 八卷。明陈禹谟(详见《经籍异同》条)撰。此书为作者之札记。均为偶捡一二古事,而缀以论说,内容多阐扬佛教,大致沿袭屠隆《鸿苞》之流派。有明万历间刻本,共八册,初集卷八缺第一、二两页,二集姚履

  • 止斋论祖

    五卷。宋陈傅良(1137-1203)撰。陈傅良字君举,号止斋。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乾道中登进士甲科,教授泰州,改太学录。本书成书前,陈傅良讲学城南茶院时,以科举旧学,人无异辞。于是删除宿说,标榜新

  • 寸阴丛录

    四卷。清姚莹(详见《识小录》)撰。是编乃姚氏罢官流放蓬州时,读书偶有所得,随笔抄录之作。共九十二条。各条多引一书证另一书所记之伪,间或发表评论,陈述自己观点,每叙一事都务求详赅,品评津津乐道,概因其罢

  • 吴歈萃雅

    四卷。明周之际(生卒年不详)编。此编原署“茂苑梯月主人”选辑,实即周之际。又署“古吴隐之道民”校点,未详何人。全书分四集,每集一卷,共收南曲280套。前二集收高明,梁辰鱼等人所作散曲作品,后二集录元、

  • 钦定曲谱

    十四卷。本书系康熙五十四年(1715)詹事王弈清等奉敕所撰,与《词谱》同时并作,相辅而行。王弈清事履等均不详。书中首载诸家论说及九宫谱定论四卷,次北曲谱一卷,南曲谱八卷,又次以失宫犯调诸曲别为一卷附于

  • 崇祯存实疏钞

    八卷。不著编者名氏。是书记崇祯六年正月中一月奏疏。崇祯一朝,本无实录,清修明史,先作崇祯长编,故以此疏钞,先存其实,当时史官,所搜辑付钞以备参考,是书虽记述明季政治,而当时用人行政出纳诏告之辞,陟黜升

  • 求心书屋易解

    不分卷。清曾传绅撰。曾传绅湘潭人。此书是在坊本易经上添注而成,每卦下面注明互卦、对卦,并兼用卦变解释原文。书中以发明朱子本义为主,对本义中不当之处多给予驳正,对其解说不充分之处予以引伸。如否卦六三包羞

  • 徐氏说文段注札记

    一卷。清徐松(1781-1848)撰。徐松字星伯,大兴(今北京市)人。嘉庆乙丑(1805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陕西榆林府知府。著有《西域水道记》、《新疆志略》、《西域传补注》、《唐两京城坊考》等

  • 圣多玛斯小传

    一卷。意大利多玛斯(1226-1274)撰。多玛斯为西方哲学、神学大师,在神学上自成一派,著有《超性学要》等书。全书根据泰西·济斯德等人辑录的多玛斯事绩及散见于各类书中的多玛斯轶闻及论述撰成,并译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