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句曲外史集

句曲外史集

三卷。《补遗》三卷。《集外诗》一卷。元张雨(1277-1348)撰。雨字伯雨,一字天雨,别号贞后子。钱塘(今属浙江)人。早年弃家为道士,往来于华阳、云右间。自称句曲外史。善诗句,工书翰。为虞集、杨维贞等所称道。“雨诗文豪迈洒落,体格遒上。”(《四库全书总目》)其生平诗文,曾手录成帙,但未及刊版,不传。明成化间,姚绶购得其稿。嘉靖间,陈应符始厘为三卷,校雠付刊。附有刘基所作墓志,姚绶所作小传。崇祯中,常熟毛晋复取马程闵元衢所录辑诗,为补遗三卷。附以同时酬赠之作。毛晋又与甥冯武搜得雨集外诗若干首,续刊于后。即今《四库全书》本。另有明末虞山志氏汲古阁刊元人十种诗本。元刊本、《四部丛刊》本、明初刊本(藏于北京图书馆》,题名《句曲外史贞后先生诗集》,共五卷。

猜你喜欢

  • 初月楼闻见录

    十卷、续十卷。清吴德旋(1767-1840)撰。德旋字仲伦,江苏宜兴人。诸生,著《初月楼集》。本书乃广读宋、明代先人小说,杂录纂辑而成。版本有民国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清代笔记丛刊》本,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石

  • 尚书职官考略

    一卷,附表一卷。清王廷鼎撰。王廷鼎字羡瓠,江苏震泽(今江苏省吴县)人,诸生,俞樾弟子。此书首有俞樾的序。始自《尧典》之“羲和”,止于《吕刑》的“师”,共五十五事。本书拾遗订异,时有所得。比如王廷鼎认为

  • 三苏文范

    十八卷。旧本题明杨慎(1487-1559)编。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翰林修撰,曾充经筵讲官,又召为翰林学士。然此书所收皆近于科举之文,不似杨慎所作。此书有《四库全

  • 一贯编

    四卷。明罗汝芳(详见《孝经宗旨》条)撰。罗汝芳学宗王守仁,曾从王守仁的三传弟子颜钧讲学,所以习其师说,持论洸洋恣肆,纯涉禅宗,但对于王守仁之本旨竟失无遗。此书是罗汝芳门人熊滨所辑,首为一贯说,以下次第

  • 竹懒画媵

    一卷。明李日华(生平见《梅墟先生别录》)撰。此书是李日华收辑自己题画诗之作。题中称“媵”者,是作画题以诗文,如送女而媵以娣侄之意。书中所载题画诗多为七律,如“霜落蒹葭水国寒,浪花云影上渔竿。画成未拟人

  • 罗田王氏校印乡哲遗书

    六种,十卷。清王葆心(1864-1944)编。王葆心,字季芗,别号晦堂,湖北罗田人。光绪年间举人。历任礼学馆纂修、学部主事、礼部郎中等。民国时任北京图书馆总纂、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等职。著作有《古文辞通

  • 引年录

    二卷。旧本题靖江朱应鼎(生平事迹均不详)撰。此书前有自序,不著时代年月。据书中引有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明此书作者当为明万历以后人。书中要旨,讲养生之术,所以用“引年”为名。其书分上下二卷。上卷分:天

  • 词坛纪事

    三卷。清李良年(1635-1694)撰。李良年生平事迹见《秋锦山房词》。此书主要记述唐宋词人的有关遗闻佚事,书无序跋,事件都按时代先后排列,其间也有编者的参订按语。所引均无出处和著者姓氏,徒使读者迷其

  • 留余堂记

    四卷。明潘季驯(1521-1595)撰。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御史。累迁工部尚书。其平生功业,在于治河。作有《河防一览》。《留余堂记》等。是集诗

  • 毛诗传义类

    一称《毛雅》,十九篇。清陈奂撰。陈奂(1786-1863)字倬云,号硕甫,又号师竹,晚年号南园老人,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师事段玉裁,专治《毛诗》、《说文》。咸丰初举孝廉方正。尚著《毛诗传疏》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