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清王芑孙撰。王芑孙,字念丰,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乾隆举人。官华亭教谕。有《渊雅堂集》等著作。书名“广例”,盖广潘昂霄、王行二书之例。因潘、王二人专崇韩、欧,王氏则要打破这个界限。碑版文字韩、欧
无卷数。清朱宏祚撰。朱宏祚字徽荫,一字厚庵,高唐(今属山东高唐县)人。顺治举人,曾任盱眙令,以政绩卓著提升为刑部郎,发奸擿伏,冤狱多所开释。后来累迁至佥都御史,巡抚两粤,提出了许多切中时弊的改革建议,
十卷。南朝刘敬叔(?-约470)撰。刘敬叔,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东晋时,初任中兵参军,义熙十三年为骠骑将军刘道怜参军,后为刘毅郎中令,因事得罪刘毅,被毅奏告,免官。宋元嘉三年为给事黄门郎,太始中去世
四卷。明陈第(详见《伏羲图赞》)撰。此书前有自序一篇,其序称“少受《尚书》,读经不读传注,口诵心维,得其意于深思者颇多,后乃参取古今注疏,而以素得于深思者附著之。”第博学聪悟,治《尚书》径自经文入手,
十五卷,清沈建勋修,程景周等纂。沈建勋,浙江山阴县人,监生出身,同治九年(1870)任德安县知县。程景周,邑人,贡生出身。同治十年,沈建勋设局修志,延邑中绅儒程景周总其事,广征博采,历八月而告竣。此志
十卷。宋李彭(约1094年前后在世)撰。李彭字商老,南康军建昌(今江西永修县)人。生卒年不详。李彭博闻强记,诗文富赡,为“江西派”大家。吕居仁《江西诗派图》中,录自黄庭坚以下二十五人,彭名列十五,在韩
二卷。清王铭西(生卒年不详)撰。铭西字愚溪,自号大痴,毗陵(今江苏常州)人。自幼受业于同里许仲青、庄子珊及宜兴欧西青诸先生之门,补弟子员食饩。专力经学,博采清代诸家之说,尤服膺于庄存与、刘逢禄,自抒所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二十四卷。张廷玉(1672-1755)等奉敕撰。张廷玉,字衡臣,一字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大臣。康熙进士。居官五十年,《明史》在他任总裁时修成。是书为武英殿刊本,于故宫博物院发现,后附段琼林撰《明史本纪
二卷。《集外诗》一卷。元顾瑛(1310-1369)撰。瑛一名阿瑛,又名德辉,字仲瑛。昆山(今属江苏)人少时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与天下名流相唱和。曾署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年四十,以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