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夏小正训解

夏小正训解

四卷。《考异》一卷,《通论》一卷。清王宝仁(详见《周官参证》)撰。是书前有嘉庆十九(1814)毕宪曾、二十四年(1819)彭兆荪序及嘉庆十八年(1813)自序。其体例是先在记文下系己说,再在传文下申传说。然往往前后不相应,如“田鼠出”云:“田鼠鼠”,与传谓嗛鼠异;“昆小虫”云:“《王制》注昆,明也,明虫者得阳而生,得阴而藏,与传谓昆者众也异;“玄驹贲”云:“贲,墳字之省,言玄驹封土为蕡”,与传谓走于地中异,此类皆当以传为正。是书中训解不缜密处颇多,如“二月往耰黍”云:“二月非耰黍之时,往耰黍者记其略”,是其不知黍有早晚也,早黍二月种五月熟,《月令》仲夏农乃登黍,蔡邕《章句》云“今蝉鸣黍”是也;王氏只见南方种黍在三四月,未见北方早者二月,迟者不逾五月,遂作是解。又如其谓“蒋褚之蒋当为薄,养蚕器”,则未知此即荐蒋之蒋,前知其为席,今疑其为薄,未免忽明而忽暗。其中间亦有诸家所未及者,如传文“夏有煮祭”云:“祭事寒之神”;“不辜之时”云:“犹非其杀之时”等。《考异》一卷校订精详,引征繁博,并及佚文十二月鸡始乳;《通论》一卷颇见读书贯通之法,对初学者很有帮助。此两书各有自序,一在嘉庆十九年(1814),一在道光十六年(1836)。是书有嘉庆间刊本及同治十三年(1874)旧香居重刊本。

猜你喜欢

  • 毛诗古韵杂论

    一卷。清牟应震撰。此书杂论古韵不局限于《毛诗》,盖因治《毛诗》而兼及其他。以为古时已有韵书,以《诗》证之,十五国之地,东西三千里,南北二千里,上自《商颂》,下至《陈》风等,千数百年之久,而用韵没有多大

  • 东西学书录

    三卷。清徐维则撰。徐维则,生平不详。此目成于1899年,蔡元培作序,分类体系基本仿照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计分史志、政治法律、学校、交涉、兵制、农政、矿务、工艺、商务、船政、格致总、算学、重学、军学

  • 礼记思

    六册。赵僎(生平不详)撰。僎明代南直海(今江苏东海)人。赵《自序》云:“言《礼记》之作,本于人心之思。《曲礼》曰:‘毋不敬’,即缀之曰‘俨若思’,思其敬之象;而《礼》之精乎三千三百,一敬也,一思也。不

  • 毛诗词例举要详本

    一卷。刘师培撰。刘师培字申叔,著有《毛诗词例举要》,发表在《国故》第一卷第二期,总共举出二十四例。后来发现的《毛诗词例举要》原稿中,共举出三十一个例,与《国故》上所发表的不同,文字是《国故》所刊登的十

  • 本草经

    见《神农本草经》。

  • 字诂义府合按

    清黄承吉合黄生所著《字诂》、《义府》为一书,各条卞间附按语,故名。黄承吉(1771-1842)字谦牧,号春谷,江苏江都县人。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补广西兴安知县,调知岑溪。与同县江藩、焦循、李钟

  • 近溪子文集

    五卷。明罗汝芳(约1568年前后在世)撰。罗汝芳,字维德,江西南城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二年(1153)进士。著有《孝经宗旨》等。《四库全书总目》撰者称,其学出于颜均,承姚江之末流,而极于泛滥。故其

  • 毛诗乐府

    一卷。清梁绳武(生卒年未详)校订。此书题目后题无名氏编,剑叟谱正,次题门人梁绳武校订。其前载小引云:“客有持《毛诗乐府》者,编次一目了然。但作者不知谱,遂觉格于喉而不可歌。因就其义,按谱而填以词,意恐

  • 别本春秋大全

    三十卷。明冯梦龙(详见《春秋衡库》)撰。该书全录胡安国《春秋传》,间采《左传》史事,以备学子作时文捃摭之用。至于其他诸家之说,则仅录数条。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疑此书即《春秋衡库》。四库馆臣曾见内府

  • 子叙

    一卷。清代黄以周浙江定海人。(1828-1899)撰。黄以周字元同,号儆季,同治举人,官至内阁中书,著有《子思子辑解》、《古文世本》、《黄帝内经集注》、《经训比义》、《儆季杂著》等书。此书是作者辑录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