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同府志

大同府志

三十二卷,首一卷。清吴辅宏修,王飞藻纂,文光校补。吴辅宏,安徽歙县人,出身贡生,乾隆三十五年(1770)任大同府知府。文光字华亭,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任大同知府。该志旧有明正德十年张钦纂修本,清顺治九年胡文烨修本,称《云中郡志》。该志为吴辅宏所修纂,成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已刊刻印行,后因触碍字面及空格之处多有失检。乾隆四十七年(1782),文光继任大同知府时,复就其原板,参校删补,梓行于此。《大同府志》乾隆四十一年(1776)修,四十七年(1782)重校刻本。全书三十二卷首一卷,分三十二门,为:卷一沿革,卷二星野,卷三疆域,卷四山川,卷五形胜,卷六古迹,卷七风土,卷八巡幸,卷九封爵,卷十至卷十一职官,卷十二建置,卷十三赋役,卷十四学校,卷十五祠祀,卷十六兵防,卷十七至卷十八宦迹,卷十九至卷二十选举,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三人物,卷二十四列女,卷二十五祥异,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一艺文,卷三十二杂志。该志较旧志详核而有义法。如其述山川,不以州县为断,而以山川为主,贯串州县,使其阴阳向背,脉络原委,了如指掌。又如旧志列科甲,明以前概置不录,该志则自汉至元,皆搜罗增补,并一一补入武科,以见大同历代科第全观。大同产煤历史悠久,封建统治者不仅不予扶植,反而认为是“矿害”,加以攻讦,该志收录的《矿害议》一文,充分反映了采煤之艰难,极有史料价值。

猜你喜欢

  • 几何原本

    欧几里得撰。①六卷,明利玛窦(1552-1610)、徐光启(1562-1633)译。②十五卷,清伟烈亚力(1815-1887)、李善兰(1811-1882)译。①利玛窦,字西泰,意大利耶稣会教士,15

  • 大隋众经目录

    七卷。隋代释法经(生卒不详)等撰。法经生平事迹不详。《续高僧传》记载,隋开皇十四年,于大兴寺置十大德,即法经、僧休、法粲、慧藏、洪遵、慧远、法纂、僧晖明穆、昙迁等监掌翻事,敕修此书。《大隋众经目录》一

  • 陈两湖集

    三十四卷。明陈昌积(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陈昌积,字不详,号两湖,泰和(今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兼翰林院学士。陈昌积所写诗文,才调富有,驰骤自喜。著有《松

  • 弧矢算术补

    清罗士琳(详见《四元玉鉴细草》)撰。自明顾应祥《弧矢算术》(1553)收入《四库全书》以后,圆径、弧、弦矢等互求问题引起人们兴趣,多有论著面世。罗士琳以天元术为法对弧矢问题详加研究,于道光癸卯(184

  • 书传会选

    六卷。明刘三吾(生卒年不详)等奉敕撰。三吾名如孙,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广省茶陵(今属湖南省)人。元末明初经学家、文学家。仕元为广西儒学副提举。入明,官至翰林学士。三吾博闻强记,学识过人,每承皇帝垂问

  • 等子

    见“四声等子”。

  • 栖霞县续志

    十卷,首一卷。清黄丽中修,于如川纂。黄丽中字锦江,江苏如阜人,监生出身,光绪五年(1879)任栖霞知县。于如川,邑训导。考《栖霞县志》自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卫苌重修后,距其时已一百余年未修志了。

  • 明郝太仆褒忠录

    六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清郝明龙辑。明龙,明清之际江苏江都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书所辑为其父郝景春事迹。景春字和满,崇祯间官任房县知县。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献忠农民军于谷城再起,攻打房县,

  • 张子渊源录

    十卷。清代张鏐编。张镠号紫峰,雍正举人,官至内阁中书。此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张载的学说。全书仿朱熹《近思录》等书的内容,摘录张载的言论并结合程颐、程颢、朱熹等人的有关论述汇成此书。计有《西铭》一卷,《正

  • 兵经

    三卷。清揭暄撰。揭暄,字子宜。江西广昌人(一说河北广昌,今涞源北,误)。生卒年不详。揭暄生当明末清初鼎革之际,慷慨好言兵。清军陷南都(南京)之后,曾在福建参与抗清活动。兵败后,隐居山林,埋首著述。揭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