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和心镜别集
见《伤寒心镜》。
见《伤寒心镜》。
六十卷。唐李善(约630-689)等撰。李善,江都(今属江苏)人。曾任崇贤馆学士、兰台郎等职。学识渊博,但不善治文,故人称为“书簏”。曾流放姚州,后遇赦还,寓居汴、郑之间。以讲《文选》为业,学生多自远
四卷。清孙耀撰,同郡吴思本订。耀字廷灿,安徽宣城人。是书按四声析为四卷,以六十五韵为目,平声凡二十九韵,曰天韩元蓝班林阴紬忧胡夫王刚洪公何梭痴畀齐梅姚萧怀皆沙麻蛇遮;上声凡十五韵,曰雨两李鬼草井孔雅扯
六种,二十卷。清蒋湘南撰。蒋湘南字子潇,固始(今属河南省)人。曾主讲关中书院,治经学,旁通舆地农田水利诸学,亦善为诗。全集所收书为《七经楼文钞》六卷、《春晖阁诗钞》六卷、《卦气表》二卷、《游艺录》三卷
无卷数。清孙炯(生卒年不详)撰。孙炯字挈庵,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吏部侍郎孙承泽之孙。著有《砚山斋墨谱》一卷。《研山斋珍玩集览》是孙炯的一部杂品之作。此书采取《退谷随笔》中所论述的铜、玉、磁器及笔、
一卷。清江有诰撰。有诰生平见“音学十书”。有诰订古韵为二十一部,遂仿段玉裁《六书音均表》之例,撰作此书。所表之字以古韵字为主,无者则据汉代韵字及《说文》谐声字,俱无则归唐韵本部。疑者宁阙。段表无音切,
八卷。《诗集》十卷。《续集》十卷。清厉鹗(1692-1752)撰。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厉鹗博学多才,生平著述颇富,尤精于诗学。著有《宋诗纪事》
四卷。清陈宏谋著。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今桂林)人。雍正进士,乾隆间官至两广总督、署湖广总督、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为一代名臣。本书是他任地方督抚大吏时所作。书前有自
十五卷。清黄宗羲(1610-1695)编。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馀姚(今浙江余姚)人。父尊素,以忠直死于魏阉之难,宗羲具疏讼冤。思宗叹为忠义孤儿,使归。益肆力于学,尽发家藏书读之,不足,复借抄之。受业
六卷。王恕撰。王恕(1416-1568),明山西三原人。字宗贯,号介庵,晚号石渠。正统(1436-1449)进士,由庶吉士授大理寺评事。历官扬州知府、南京刑部右侍郎、云南巡抚、宁夏巡抚、南京兵部尚书。
二十卷。唐孔颖达(详见《周易正义》)等奉敕撰。《尚书正义》又称《尚书注疏》。《尚书》系上古典章文献之汇编,原只称《书》,战国后儒家尊称之为《书经》,西汉之后始用今名,以其为上古之书,故称(“尚”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