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真书屋诗钞
八卷。清陆应谷(约1856前后在世)撰。生卒年不详。陆应谷字稼堂,蒙自(今云南省)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与戴絅孙、邓学先交往甚密。著有《抱真书屋诗钞》。此集共八卷,为作者自编。后附邓虹桥《孝廉遗诗》一卷。有戴絅孙序。其诗记叙作者为官十五年中所经历之事。其返滇南里居四年,官居京华八年,守山右三年,凡途路之所经之事皆一一寄之于诗。聊以志十五年中之阅历,有备忘录的作用。此集另有四卷本(现存吉林省图书馆)。有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
八卷。清陆应谷(约1856前后在世)撰。生卒年不详。陆应谷字稼堂,蒙自(今云南省)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与戴絅孙、邓学先交往甚密。著有《抱真书屋诗钞》。此集共八卷,为作者自编。后附邓虹桥《孝廉遗诗》一卷。有戴絅孙序。其诗记叙作者为官十五年中所经历之事。其返滇南里居四年,官居京华八年,守山右三年,凡途路之所经之事皆一一寄之于诗。聊以志十五年中之阅历,有备忘录的作用。此集另有四卷本(现存吉林省图书馆)。有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
二卷。明冯保(生卒年不详)撰。保字永亭,号双林,深州(今河北深县)人。嘉靖中为秉笔司礼太监,隆庆及万历初权势极重,事迹见《明史·宦官传》。此书摭拾《经典释文》、《说文解字》、《广韵》等书,参杂以己意编
一卷。清黄奭辑。徐广(352——425),字野民,东晋东莞姑幕(今江苏常州)人。官至秘书监。著有《晋纪》、《史记音义》。《隋书·经籍志》载该书原四十五卷,《唐书·经籍志》同,《晋书·本传》曰四十六卷,
三卷。明刘璋撰。刘璋字珪甫,嘉定(今四川乐山一带)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成于明代正德十年(1515)。此书名为书画史,实则是明代能书善画人的总汇,收洪武至正德共三百七十余人,后又附五代、宋、金等朝
六卷,清田宗汉纂修。田宗汉,字云槎,本县人。弱冠时,值粤捻军起义,迁家湖畔,挟书自随,凡经世有用之文,无不悉心研究,慨然放弃赴科举,幕游各军,遍历数省。所至多留心利病,足迹所至,即以所制审度表测量距离
一卷。清牟应震撰。此书成于《毛诗古韵》之后。《古韵》之作始于乾隆十二年(1747),成于乾隆十六年(1751)。本书始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六月,成于同年七月,历时一个半月。书前有序,以为《诗经》
八卷,明马协修,吴瑞登纂。马协,字寅所,陕西同州人,举人,曾任辰州府知府。吴瑞登,字云卿,江苏武进人,曾任辰州通判。《辰州府志》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刻本,共八卷。无凡例,卷端仅钱春、吴瑞登两序以
十九卷。清吴昌宗撰。吴昌宗字文园,江苏吴(今江苏吴县)人。是编《大学》、《中庸》各一卷,《论语》十卷,《孟子》七卷。其书遵朱熹集注,间采异义,对于名物、训诂之学也不废。书中引顾炎武、阎若璩、江永之说特
①八卷。清王恪修,韩思圣纂。王恪,字汝殷,号质庵,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籍,浙江慈谷人。邱县知事。韩思圣,邑县贡生。该县县志始修于明万历四年(1576)知县侯国安,康熙四年(1665)县令张廷略加润
一卷。清赵吉士撰。吉士字凡夫,山东掖县人。著有《寄园寄所寄》等书。此书为明杨涟传记。杨涟字文儒,号大洪,湖广应山(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天启间因上书弹劾魏忠贤,被诬陷死于狱中。此书于
二卷。署亦畸编辑。亦畴清末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书后有跋,题其祖籍三韩,即今东北地区。跋中还称其祖于光绪癸未年建令辅堂,按期会讲。诸生有问答者,辄同他们反复辩论,回家后必转述给家塾,所录即其祖当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