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琴鹤山房遗稿

琴鹤山房遗稿

八卷。清赵铭(约1904前后在世)撰。赵铭,字新,又号桐孙,生卒年未详。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同治九年(1890)举人。官直隶顺德府知府。咸丰初年,即以文章雄于时,至同治九年(1890)始登贤书。典试李文田甚推重。科场不顺,后因参幕军事有功,以知府参直督李鸿章府事。公事繁忙之中,不废文学著述,著作等身,终以积劳尽瘁。遗集八卷。由门下士金兆蕃校刻。卷一至卷四为古近体诗。卷五至卷八系散体、骈体文各二卷。诗稿由赵铭自行删定。又经同时名流袁昶、李慈铭评议,大抵音和而调雅,情深而体正。其五律尤佳。如《朱仙镇》云:“风波三字狱,冰雪两宫愁。”《题采菊思亲图》云:“黄金难铸寿,白发迥添愁。”《通许道中》云:“黄摧杨叶雨,红瘦枣林霜。”均似唐音。七古如《舞阴侯岑彭墓》及《徐家店观战》诸作,并极沈雄。《庚申纪事小乐府》十六首,亦可当诗史读。散文中论史诸篇,均独具只眼。《行钞引议》虽少时作,亦独具眼光。骈体文取熔经义,自铸伟词。王先谦曾选入十家骈文。李慈铭为赵铭撰《〈左传质疑〉序》,谓:“君精研经史,兼擅词章。庚午浙赋一科,秀彦魁奇,肩背相望。而立品之粹,为学之醇。以君与定海黄以周为最。”李慈铭不轻许可,而所言如此,则铭之品诸概可见之。有秀水金氏刻本。

猜你喜欢

  • 六朝通鉴博议

    十卷,宋李焘(1115-1184)撰。李焘字仁甫,又字子真,号巽岩。南宋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绍兴年间进士,最初在川中任地方官多年,关心民瘼。后任内外官,主持修史时间最长,对当代典章制度颇为谙熟。后

  • 周易精蕴汇解

    十八卷。清谭爱莲撰。爱莲字净方,新化(今湖南新化县)人,乾隆岁贡生,邃于经学,尤精于《易》。此书对象数义理的论述颇为详尽,取采众家之说也能得其精要处。此稿撰成后,颇得乾嘉诸儒推许。全书为赵体密行细字,

  • 玉娇梨

    四卷二十回。题“荑秋散人编次”,后刊本有题“荑狄散人”、“荻岸散人”者。据《玉娇梨》、《平山冷燕》版本源流、语言特点及《平山冷燕》的序,一般认为二书作者均为天花藏主人(详见《平山冷燕》)。该书又名《双

  • 周礼注疏

    四十二卷。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郡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勤学善思、知识渊博。师从马融三年归,马融道: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曾聚徒讲学,至数百千人

  • 陆玑疏考证

    一卷。清焦循撰。焦循(1763-1820)字理堂,江苏甘泉(今江苏江都县)人。清代著名学者,于经、史、历、算、训诂、音韵均有深究。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未赴礼部试。闭门读书著述,所撰甚丰,《孟子

  • 画继

    十卷。宋邓椿(生卒年不详)撰。邓椿,字公寿,四川双流(今属四川)人。邓椿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祖曾官中知枢密院事,家藏书画宏富。邓椿耳目濡染而精于赏鉴,编缀是书。因唐张彦远之《历代名画记》起自轩辕止于唐会

  • 钦定曲谱

    十四卷。本书系康熙五十四年(1715)詹事王弈清等奉敕所撰,与《词谱》同时并作,相辅而行。王弈清事履等均不详。书中首载诸家论说及九宫谱定论四卷,次北曲谱一卷,南曲谱八卷,又次以失宫犯调诸曲别为一卷附于

  • 痎疟论疏

    见《痎疟论》。

  • 易用

    六卷。明陈祖念(生卒年不详)撰。祖念字修甫,连江(今福建连江)人,为著名学者陈第之子。陈第著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等书,对音韵学研究有很大贡献。祖念学术成就虽不及其父,但说《易》却胜过一筹。

  • 认字测

    三卷。明周宇(详见《字考启蒙》条)撰。此书共三卷,共标有八十一字,每字各为疏解一篇,其本意欲借以讲学,但穿凿点画,实则王安石之绪余而已。既非小学,又非语录,《四库》之中无类可入将之附于杂家类。传本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