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璜川吴氏经学丛书十三种

璜川吴氏经学丛书十三种

五十四卷;附一种,二十四卷。清吴志忠编。吴志忠,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人。治经学颇深。志忠三世为书宦之家。曾祖容斋出生在新安璜源,后随父迁居上海,晚年从上海迁回吴县老家定居。并将自己的读书处命名为“璜川”,以此寄托他对新安璜源的怀旧之情。在此期间,惠栋等江浙名士慕名而来者,不乏其人。吴氏家藏书甚富,名重一时。后经战乱,书多散佚。吴志忠祖父吴懒庵特别注重古籍收藏,并汇刻《乐意轩书目》四卷,著有《懒庵偶存》八卷,《读史小论》八卷,均行于世,由于版本年久,被咬坏严重,于是重新对上述诸书校勘,更名为《经史论存》刊刻行世。其父吴英中年弃举子业,专门从事著述,独好儒家经典,著有《经句说》二十余卷。志忠秉存父业,辑先世所藏,惠氏父子所著《春秋说》、《诗说》、《大学说》,以及江永《群经补义》等书,题名《璜川吴氏经学丛书》,以表示对先人的怀念。书后并附有其父所著之《经句说》二十四卷。此书目录:甲集:清惠士奇撰《春秋说》十五卷。乙集:清惠周惕撰《诗说》三卷、《附录》一卷,清惠士奇撰《大学说》一卷,清顾炎武撰《左传杜解补正》三卷,清惠士奇撰《礼说》十四卷。丙集:清惠士奇撰《易说》六卷,清吴鼐撰《三正考》一卷,清江永撰《群经补义》五卷,明周洪谟撰《疑辨录》三卷,清李崇礼撰《章水经流考》一卷,宋岳珂撰《九经三传沿革例》一卷,清华学泉撰《春秋疑义》二卷,宋彭耜撰《道德真经集注释文》一卷。附集:清吴英撰《经句说》二十四卷。有清乾隆刻本和道光十年(1830)重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广西通志辑要

    十七卷首一卷,清苏宗经、羊复礼、夏敬颐辑。苏宗经,字是程,号文庵,广西玉林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任梧州府学教授、国子监监丞,好读书,著有《读史管见》、《监史精华》、《明史漏约》、《名宦百咏》等

  • 春秋三传谳

    二十二卷。宋叶梦得(详见《春秋传》)撰。知唐啖助、赵匡及宋孙复一反汉晋以来尊经重传之传统,提倡弃传求经,直于经寻求《春秋》大义,此风影响了整个宋代经学。叶氏亦受其影响,故此书摘抉三传是非,主于信经不信

  • 星命溯源

    五卷。未著编者姓名。是书第一卷为《通玄遗书》。书云:“先生姓张名果,生尧之丙丁至唐犹存。玄宗召试其术,神之,因赐号通玄先生”。本卷即收张果之说;五星论、四时论、玉衡经。第二卷为《果憕问答》,称明李憕遇

  • 雄乘

    二卷。明王齐纂修。王齐,字元修,号镜堂,河南新蔡人。出身举人,嘉靖八年(1529)任本县教谕。按齐自序曰:“雄旧无乘,予谕雄之三年,以守北泉阎公属修志。”此为雄志首创。历三月而成。时逢谢九仪来任知县,

  •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

    三卷。元李道谦(1219-1296)撰,附终南山说经台历代仙真碑记 一卷。元朱象先(生卒年不详)编撰。李道谦,全真道士,字和甫,号天乐道人,赐号玄明文靖长乐真人,夷山(今属河南开封)人,二十四岁时拜全

  • 禹贡详略

    无卷数。明韩邦奇(详见《易学启蒙意见》)撰。《禹贡详略》对《尚书·禹贡》加以注释,注语浅近,详略不。据书前著者小引可知,其略者为初学子弟作,其讲说者为举业作,其详释者为进一步研考作。书后蓟门欧思诚跋语

  • 新城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崔懋修,严濂曾纂。崔懋字黍谷,辽宁襄平人,出身举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新城知县。崔懋掌新城十年,见邑志创于明嘉靖年间邑令胡庆鸣,再修于天启邑令王象晋,三修于康熙十一年邑令马孔

  • 岳武穆遗文

    一卷。宋岳飞(1103-1142)撰。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少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宣和四年(1122),应招从军,隶宗

  • 孔子论语年谱

    一卷。旧题元程复心撰,实即明人谭贞默所作,而“伪题元人之名”(李遇孙、谢巍语。见谢巍《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正编第一卷)。该书是将《论语》各章分隶于孔子年谱之内,而又杂采《左传》诸书附会之。事多牵合。

  • 梅岩小稿

    三十卷。明张旭(约1487前后在世)撰。张旭字廷曙,号阳堂主人,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年(1474)举人,历官孝丰、伊阳、高明三县知县。著有《梅岩小稿》。此稿凡三十卷。其中诗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