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皇清经解续编

皇清经解续编

一千四百三十卷。清王先谦(1842-1918)编刊。先谦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同治四年进士,历任编修、侍讲、侍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等官。所著有《东华续录》、《荀子集解》、《汉书补注》、《庄子集解》《后汉书集解》及《元史拾补》等书。此编首有先谦序,又有设局刊刻经解及经解刊成两奏,例仿阮元《皇清经解》。所收作者一百一十一人,书二百零九部。其中顾炎武、毛奇龄、万斯大、阎若璩、胡渭、江永、惠栋、庄存与、翟灏、相匡衷、任大椿、孔广森、刘台拱、王念孙、张惠言、刘逢禄、陈寿祺、焦循、江藩、宋翔凤、胡培翚、冯登府诸人所著书,已为阮氏《皇清经解》原刊及续刊所采,先谦则拾其所遗。原奏称“苏省尤人文荟萃之区,檄学官于儒门旧族留心搜访,时有采获”云云,但编中只张成孙《说文谐声谱》、柳兴恩《穀梁大义述》、成蓉镜《尚书历谱》、《禹贡班义述》等数种以稿本雕木,寥寥无几。按王氏续辑此编时,曾以目例与李慈铭相商。据《越缦堂日记》所举,茹敦和《周易二闾记》、《周易小义》,宋鉴《尚书考辨》,邵瑛《左传刘氏规杜持平》,雷鐏《古经服纬》,夏燮《五服释例》,雷学淇《介庵经说》,胡绍勋《四书拾遗》,王煦《小尔雅疏》、《说文五翼》,桂文灿《群经补正》等,今皆不见于此编。茹、邵二氏之书,别刊于《南菁丛书》中。李慈铭想要删除的有,洪北江《左传诂》,宋确山《周礼故书疏证》、《仪礼故书疏证》,邵位西《礼经通论》,戴子高《论语注》。今唯不见戴书,洪氏、宋氏、邵氏之书俱在。又李慈铭有《复陈蓉曙书》,与他商量此《经解续编》中当删去之书和变换书中次第等问题。只是不载原书,所以他所说的应该删去的书和该变换的次第,与今刊本是否相同,亦不得而知。由此也可断言,此编并不完全符合当时学者的意见。有光绪南菁书院刊本、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岭南集

    八卷。清杭世骏撰。生平籍里见《道古堂全集》条。是书系诗集。其内容:卷一,辑《酬丁处士饯送江口》、《富春渚用谢康乐韵》等七十三首,附诗七首;卷二、辑《漫与四首》、《胡秀才惠黄独》等三十三首,附诗十三首;

  • 觚剩

    八卷。清钮琇(约公元1681年前后在世)撰。生卒年均不详。钮琇字玉樵,江苏吴江人。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拔贡生。官至陕西知府,颇多治绩。后为广东高明县令,卒于官邸。钮琇博雅,工于诗文,簿书之闲不

  • 御注孝经疏

    一卷。唐元行冲(653-729)撰。清马国翰编辑。元行冲本名澹,字行冲,以字行,洛阳(今属河南)人。官至左散骑常侍兼弘文馆学士。行冲博学,通训诂学。著有《魏典》三十卷。《御注孝经疏》系元行冲奉诏为唐玄

  • 西宁县志

    十二卷,清李玉熔纂修。李玉熔,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五十二年(1718)任知县。县志创始于明万历十四年县令林致礼,二十年县令以之付梓。康熙四年(1665)、十一年、二十六

  • 玉堂丛语

    八卷五十四门。明焦竑(1540-1620)撰。焦竑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晚年自号澹园老人。山东日照(一作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万历十七年(1589)以进士第一人官翰林修撰。性疏直,遇时事有不可

  • 阮嗣宗咏怀诗注

    四卷。清蒋师爚著。蒋师爚字慕刘,晦之,号东桥,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乾隆进士,官至兵部主事。著有《周易》、《尚书》、《毛诗》等精义,《汉书疏证》、《敦艮堂诗文集》等。蒋氏以为汉魏乐府诗唯

  • 尚书古义

    二卷。清惠栋撰。此书对于古文孔传主异义。比如“平章百姓”一条,《尚书大传》作“辩章”,《史记》作“便章”;而下文“平秩”中的“平”字,《大传》作“便”,郑玄也作“便”,“便”与“辨”同音。然而《毛诗》

  • 戊戌政变记

    九篇。梁启超(1873-1929)撰。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十七岁中举。师从康有为,人称“康梁”。光绪二十一年(1895),参加“公车上书”,创办《中外纪闻》和强学

  • 壁山县志

    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寇用平修,卢有徽纂。寇用平,字扩圆,滇南人,太学生,同治三年(1864)任壁山县知县。卢有徽,邑人,举人,曾以孝廉出宰怀安,通于治理。《壁山县志》同治四年(1865)刻本。为十卷首

  • 李卫公问对

    三卷。又名《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旧题唐李靖撰。李靖(577-649)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新、旧《唐书》俱有传,为唐初著名军事家,屡建奇功,唐贞观十一年(637)受封卫国公。据史传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