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浅说

礼记浅说

二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锡瑞,字鹿门,又一字簏云,号师伏,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市)人。祖籍江西。1882年中举,后讲学于湖南桂阳“龙潭书院”(1890)和南昌“经训书院”(1892)。1897年曾在本省积极筹办新式学校时务学堂。后主要在省内任教。皮氏宗今文学,视古文《尚书》为伪作,其治学生涯大致可分三期,早期致力于辨别今、古文《尚书》的真伪,作《尚书大传疏证》七卷,1896年刊行。中期对东汉经书注家、古文经学家郑玄提出异议、诘难,作《孝经郑注疏》二卷,1895年刊行。晚期对经学进行系统阐述,撰《经学通论》五卷,1907年刊行。《经学历史》一卷,1907年刊行,1929年出版周予同注释本。除以上著作外,皮氏还著有《易经通论》一卷,《书经通论》一卷,《古文尚书冤词平议》二卷,《尚书古文疏证辨证》一卷,《尚书中侯疏证》一卷,《今文尚书考证》三十卷,《诗经通论》一卷,《礼记浅说》二卷,《鲁礼禘祫义疏证》一卷,《王制笺》一卷,《六艺论疏证》一卷,《郑志疏证》八卷,《郑志考证》一卷,《汉碑引经考》六卷,《师伏堂咏史》一卷,《骈文》四卷,《笔记》一卷,《诗草》一卷,《咏史》一卷,《经训书院自课文》三卷,等等。《礼记浅说》二卷以摘经及注疏为纲,而以案语低一格列下,前后无序跋。皮氏于《礼记》经文的衍文、异文、脱文、错文、错字、假借字等多作考证。如“舞斯文”句,皮氏断为衍文;又“以固而闭,地气沮泄”可当作“以固天闭地,阳气且泄”;又“处必掩身,身欲宁”句,应在‘掩’字后断句,身字不重。又考证“高禖为郊禖之假字,非因高辛氏得名”,“神农之事为农官,非土神。”“绣黼为二物,犹丹朱非一物,不当破绣为绡”之类,是于名物制度有所钩求辨正。但书中亦有转相传抄,不加辨明处,如“以公羊贾为公明贾”,又谓“公羊高即公明高”,此取洪颐煊《读书丛录》之臆说,实作者之疏漏。但书中醇多疵少,考证之文,多所创见,亦落到实处。皮氏是书亦可谓《礼记》佳本之一也。有光绪二十五年(1899)湖南思贤书局刊本。

猜你喜欢

  • 古兵符考略残稿

    一卷。清翁大年编撰。翁大年,字叔均,江苏吴江人。尚有《陶斋金石文字跋尾》一卷、《旧馆坛碑考》一卷等著述数种。其生卒年及生平不详。此书是为了补正瞿中溶所著《集古虎符鱼符考》而编写的。罗振玉得了此书稿后,

  • 授经图

    二十卷。明朱睦撰。朱睦(约1516-1585),字灌夫,号西亭,又号东陂居士,祖籍安徽凤阳,后迁居河南开封。因宋人《崇文总目》中《授经图》早已亡佚,故补宋人章如愚《山堂考索》所载旧图,后黄虞稷(162

  • 槜李往哲续编

    一卷。清项玉笋撰。项玉笋字和父,秀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除本书外,尚著有《嫩真堂集》。明戚元佐撰《檇李往哲》一书,记载明武至万历年间嘉兴名人事迹。本书即为续前书而作,补充前书所遗漏,再加上天启

  • 延寿第一绅言

    一卷。旧本题宋愚谷老人(生平事迹及名姓均不详)撰。此书所述之要旨,论摄生以绝欲为第一义,力辟三峰采战之术。所引多为前人续论,又及储泳祛疑说。据此,知其书作者当为南宋人。清代学者对此书颇不为重,《四库提

  • 上生集

    八卷。明秦(约1610年前后在世)撰。秦,字日上,一字广斋,江苏无锡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中诸生。上生为其号。此集乃崇祯初其子堈、圬所刻。前四卷为诗,后四卷为文。前有小传称,其长斋绣佛,趺坐焚修。为耽于

  • 云间志

    三卷,杨潜修,朱端常、林至、胡林卿纂。清嘉庆十九年(1814)华亭沈氏金陵刻本。杨潜,华亭知县。此志修于南宋绍熙四年(1193)。久佚。王鹤溪家有抄本,钱竹汀借抄于王鹤溪家,袁寿延复借钱氏抄本,转录以

  • 檵盦丛刻

    七种,二十五卷。民国刘世珩编。刘世珩字聚卿,贵池(今安徽贵池县)人。生卒年不详。刘世珩曾汇刻丛书三种,后来都归入《聚学轩丛书》之下,此丛书即三者之一,所收著作有清李富孙《尚书隶古定释文》八卷、清张聪咸

  • 礼记附记

    六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翁方纲,字正三,一字忠叙,号潭溪,一号书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家境贫寒,天资聪颖,十一岁中秀才,十四岁中举人,十九岁成进士,历任编修、国子监司业、学政

  • 积求勾股法

    一卷。清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撰。玄烨即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1662-1722)。康熙三年(1664)朝中发生了一件中西历法之争,对年幼的玄烨影响很大,他说:“朕幼时,钦天监汉官与西

  • 周易蛾术

    七十四卷。清倪涛撰。倪涛字崐渠,钱塘(今浙江余杭)人。此书在每卦中分尚辞、尚变、尚象、尚占四类,各采录旧说而加以发明,所以又叫《周易四尚》。其讲义理多以程《传》为主。其言象占则遵循马、郑、荀、虞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