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耕霞溪馆法帖

耕霞溪馆法帖

四卷。清叶应阳辑。叶应阳字蔗田。此帖是叶应阳于道光间选于墨拓之精美者,自晋至明,得数百种。原帖首无题名,只书中有“耕霞溪馆”印迹。其中重摹《绛帖》,与《筠清馆刻》多同,且更加精湛。《乐毅论》、《玉版十三行》、《破邪论》则取于《越州石氏帖》。《曹娥碑》取于《群玉堂帖》。褚遂良的《孟法师碑》则是世间孤本。苏轼书取自成都《西楼苏帖》,只是《衰朽》《无状》二帖不是真迹。米芾、黄庭坚二家书则莫不精绝。赵孟頫的《赵府君阡表》,摹勒远胜于《戏鸿堂帖》,其它也都是真迹。倪瓒《诗稿》楷法颇工,但与倪氏它书不同,当是他人代缮。文征明小楷五种,亦皆精绝。董其昌临张有道《知汝殊懋帖》奇逸奔放,为董书仅见之作。总之,叶应阳此刻,选择甚为谨慎,虽有小疵,无伤于大局。有南海叶氏本。

猜你喜欢

  • 莱芜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民国张梅亭修,王希曾纂。张梅亭字雪安,邑人,进士出身,光绪末年任礼部主事。王希曾字景沂。张梅亭见莱芜志失修二百余年,卷籍散佚,文献无征,深恐一邑掌故年久湮没,即于暇日搜集资料,考其山

  • 春秋传质疑

    六卷。清齐周南(生卒年不详)撰。周南字首风,号河洲,天台(今浙江天台)人,著名经学家、学者齐召南之兄。乾隆六年(1741)举于乡,入都与周长发、杭世骏、张鹏翀、胡天游等人相交。屡试不第,选为慈溪教谕。

  • 贺监纪略

    四卷。清闻性善及其弟性道合撰。性善字与同,性道字天乃,宁波(今属浙江)人。生卒年均不详。本书记载唐代诗人贺知章事。贺知章字季真,曾任秘书监,人称“贺监”。其书采撷贺知章遗文轶事及唱酬题咏之词,颇为完备

  • 锡山书屋诗钞

    六卷。清谈恩浩撰。谈恩浩字蓉舫,年六十而卒。甘泉(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不详。本右姓,无锡望族,后因只重于诗歌,兼工杂作,田舍日亏,其穷愁郁结无所宣泄。致其诗词悲切,令人读而哀伤。此诗钞分五、七古,七

  • 论语俟质

    三卷。清江声(1721-1798)撰。声字叔沄,晚号艮庭,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经学家。其学墨守汉学,著有《尚书集注音疏》、《六书说》等。是书成于嘉庆四年(1799)当时江声已七十九岁高龄。声于

  • 仪礼释官

    九卷。清胡匡衷撰。匡衷另有《畿内授田考实》,已著录。书首自序称:“周官三百六十,皆纪天子之官,而诸侯之官弗传。春秋列国之官,莫详《左氏传》,而往往出东迁后,不尽可据。惟《仪礼》制自周公,燕射聘食诸篇,

  • 口译日抄

    八卷。意大利艾儒略、立陶宛卢安德口述,李九标作笔记。艾儒略(详见万物真原),卢安德字盘石,耶稣会士,天启六(1626)年入中国,与艾儒略同在福建传教,崇祯五(1632)年死于福州。李九标字其香,福清人

  • 双报应

    六卷。清嵇永仁撰。嵇永仁生平详见《扬州梦》(辞目)。此剧为作者在狱中所作绝笔。据王龙光跋云,谓永仁自其狱中难友林某口中得闻所目击之钱可贵、王文用二人判案事,感叹而作此剧。剧中写建安生员钱可贵以欠纳官银

  • 正朔考

    一卷。南宋魏了翁(1178-1237)撰。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周易要义》。此书为辨别历法之作,力主周行夏时之说。全书共分三篇,首举《诗经·豳风·七月》诗,次考六经及先秦古书与历代正史所书之月,皆为夏正

  • 大乘止观法门

    四卷。陈代释慧思撰。慧思生平事迹详见《受菩萨戒仪》条。《大乘止观法门》唐代已失传,宋咸平年间释遵式得之于日本。此书共分五门,即止观依止,止观境界,止观体状,止观断得,止观作用。依止是指以意识依止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