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蒋观云先生遗诗

蒋观云先生遗诗

一卷。清蒋智由(1866-1929)撰。蒋智由,字观云,别号因明子。浙江诸暨人。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与维新派人士交往,亦主张变法。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二十八年(1902)冬赴日,参与《新民丛报》的编辑工作,发表诗文,呼唤民族精神的觉醒。在梁启超访美时期,一度主持该刊工作。一时负维新派盛誉,浙江籍留日学生鲁迅和许寿裳常前往求教。三十三年(1907)与梁启超、陈景仁等组织政闻社,继续鼓吹君主立宪,与同盟会相对抗。晚年居于上海,思想日趋落后。其诗以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写过不少忧国忧民的优秀之作。后期一改常态,锐气全销。置身世外,又愤世嫉俗。晚年自编诗集,悔其少作,不收光绪三十二年(1906)以前诗。其诗辑成册者有《居东集》、《蒋智由诗钞》、《蒋观云先生遗诗》。早期诗散见于《清议报》和《新民丛报》等报刊。此集中五古格高意挚,如《永命》、《恩独》、《庆弃》、《农宗》、《兀者》、《大道》诸篇,涵义至深。有青岛吕氏排印本。

猜你喜欢

  • 洹词别本

    十七卷。附录四卷。明崔铣(1478-1541)撰。崔铣,字仲凫,一字子钟,亦字后渠,安阳(今属河南)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著有《文苑春秋》、《晦庵文钞续集

  • 孟子四考

    四卷。清周广业(1730-1798)撰。广业字勤补,号耕崖,浙江海宁(今浙江境内)人。是书题为四考,第一《逸文考》,第二《异本考》,第三《古注考》,第四《出处时地考》。不只搜集逸文,都有甄别。异本古注

  • 春秋名臣传

    十三卷。明姚咨撰。咨字舜容,又字潜坤,号茶梦主人,又号皇象山人,无锡(今属江苏)人,生卒事迹不详。喜藏书,每遇善本往往亲自缮写。有《潜坤集》。该书本为姚咨同乡邵宝所撰,然邵宝编撰未毕,故咨续成之。书中

  • 书蔡传旁通

    六卷。元陈师凯撰。师凯字道勇,江西南康人,尝隐居庐山,名其地曰东汇泽(一说师凯字叔才,江西都昌人)。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取董鼎《书传辑录纂注》以疏证蔡沈《书集传》,书中多采先儒问答,论其得失,意

  • 重修恩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汪鸿孙修,刘儒臣、王金阶纂。汪鸿孙字云宾,安徽盱贻人,监生出身,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恩县知县。刘儒臣,茌平人,山东通志局采访员。《恩县志》,创修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林永昌,

  • 论语集解

    十卷。魏何晏、孙邕、郑冲、曹羲、荀觊等五人共撰。何晏以亲贵总领其事,所以往往省称为何晏著。何晏(?-249)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外戚、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的假子,娶魏公主。好修饰,耽

  • 砚林诗集

    四卷。清丁敬(1695-1765)撰。丁敬,字敬身,又字砚林、隐君,号钝丁,自称龙泓山人。乾隆初,举博学鸿词科。好金石文字,工书能诗,尤精篆刻,吸取秦、汉印艺术风格,而不拘泥于法,擅长以切刀法刻印,苍

  • 新增集对七巧图

    见“以当一瓻”条。

  • 郊居遗稿

    十卷。明沈懋学(1539-1582)撰。沈懋学字君典,号少林,一号白云山樵。宣城(今属江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谥文节。著有《郊居遗稿》。是书原题:宣城沈懋学君典著,温陵何乔

  • 唐诗广选

    七卷。明凌宏宪编。凌宏宪始末未详。初时,李攀龙曾撰《诗删》,王世贞为之序。后坊间割其中所录唐诗刊行,别题曰《唐诗选》,凌宏宪又因其无评点,乃杂摭诸家之评,缀于简端,以朱墨版刊行,改题此名,盖坊刻翻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