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经小学

诗经小学

四卷。清段玉裁(详见《所订毛诗故训传》)撰。是书精善处悉经陈奂采入所著《诗毛氏传疏》中,但亦有未达者。如谓“螓首蛾眉”,《毛传》脱“蛾眉,好貌”四字,则臧庸《拜经楼日记》已议其非。又谓“陟岵”,岵有阳道,故以言父,屺有阴道,故以言母,亦是臆说。至以“上入执宫公”,今本作“功”为误,所见殊拘。《说文》“公,平分也。从八从私,八犹背也。《韩非子》曰‘背私为公’”。此“公”之本义。《采繁》笺及《天保》、《灵台》传“公”训“事”者,殆以“公”为“功”之假借。《七月》“载缵武功”,《嵩高》“世执其功”,传皆训“功”为“事”,是其明证。是书有道光本,咸丰补刊本,鸿宝斋万印本,黠石斋石印本,经韵楼本,学海堂本(补),臧氏经堂刻本。

猜你喜欢

  •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

    三卷。宋钱乙(1035-1117)撰。阎孝忠(生卒年不详)整理。钱乙,字仲阳,祖居钱塘(今属浙江省),后迁郓州(今山东省郓城县),是为郓人。幼年孤苦,稍长读书,随姑父吕氏学医,曾治愈公主及皇子病,而授

  • 续古文辞类纂

    二十八卷。清黎庶昌(1837-1987)编辑。黎庶昌,字莼斋。贵州遵义人。禀贡生。入曾国藩门下,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同称曾门四弟子。光绪间历任驻英、法、德、日参赞。喜辑古籍,尝辑《古逸丛书》二十六

  • 残本阳春奏

    三卷。明黄叔(生卒年、爵里、事迹不详)编。此书题尊生馆校。书前有于若瀛序,其中说“吾友黄叔……选名家杂剧付之剞劂,乃以杂剧之名为未雅,而题之曰《阳春奏》。”据卷首“凡例”,知所选元曲“尽依旧本改定”。

  • 函楼诗钞

    八卷。附《函楼因遇诗》一卷。清易佩绅(1826-1906)撰。易佩绅,字笏山,又字子笏,湖南龙阳人。咸丰八年(1858)举人,从军川陕间,积功授知府,官至江宁藩司,尝从郭嵩寿、王闿运游诗学随园,著有《

  • 鉴湖诗说

    四卷。明陈元亮撰。元亮字寅倩,山阴(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是书乃乡塾讲章。其凡例有十:一曰尊经,二曰从注,三曰存序,四曰辨俗,五曰标新,六曰考古,七曰博物,八曰章旨,九曰节解,十曰集说。其所取裁

  • 藤花亭曲话

    五卷。清梁廷楠(详见《江梅梦》)撰。此书为关于元、明、清杂剧和传奇以及声律的论著。大体上是,卷一汇录古今人著作名目,只标其目,非关曲话,而其目只依据李斗《扬州画舫录》所载黄文旸《曲海目》,未加考核,沿

  • 巴山七种

    二十二卷。清王侃撰。王侃字迟士,西川温江(今属四川省)人,生卒年不详。以贡授州判,不就。著作除本书所收外,尚有《治官记异》、《字通》。《巴山七种》目次为《皇朝冠服志》二卷、《治平要术》一卷、《放言》二

  • 蔗尾诗集

    十五卷。《文集》二卷。清郑方坤(约1729前后在世)撰。郑方坤,字则厚,号荔乡,福建建安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元年(1723)进士,历任邯郸知县,武定知府等。在官多善政,以病自免。方坤博学多才,聪慧过

  • 河渠备征

    不分卷。傅云龙撰。傅云龙,德清人。官隶候补道。所著有《实学文导》、《续汇刻书目》以及纂喜庐丛书等。《河渠备征》傅氏钞本。不分卷,主要考证河道源流、脉络区域及各府州县有淀无淀。其引《畿辅安澜志》,记东西

  • 王己山文集

    十卷。《别集》四卷。清王步青(1672年-1751年)撰。王步青字罕皆,一作汉阶,号己山。江苏金坛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王步青工诗文。金坛王氏以八股文称于世者有六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