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卷。清李光坡(1651-1723)撰。光坡字耜卿,廪膳生,家居不仕,性至孝。为学以宋儒是宗,专意于《三礼》。著有《周礼述注》、《仪礼述注》、《皋轩文集》等。是书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乃专
见《玉机微义》。
二卷。《集外诗》一卷。元顾瑛(1310-1369)撰。瑛一名阿瑛,又名德辉,字仲瑛。昆山(今属江苏)人少时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与天下名流相唱和。曾署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年四十,以家产
四卷。清刘青藜撰。刘青藜(1664-1709),字太乙,襄城(今属河南省)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改庶吉士。本书乃其家藏金石诸刻,各为题跋。其子刘伯安,最后编撰成书。卷首有其弟刘青震作序。书
四十八卷。明汪砢玉(生平详见《古今鹾略》)撰。此书成于崇祯十六年(1643)。此书分“法书题跋”与“名画题跋”各二十四卷。录汪砢玉自藏、目见和抄集的书画题识、题跋,以及收藏家的收藏目录。其间也有一些汪
十二卷。俞皋(生卒不详)撰。俞皋字心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元代经学家。俞皋同乡赵良金为宋宗室,进士及弟后为广德军教授,宋亡不仕,以《春秋》教授乡罢。俞皋即从师于赵氏。此书一守良金之说,于经文之下,备
一卷。清孙葆璜撰。葆璜字仰屾,原名衍庆,字柳君,浙江归安(今吴兴)人。此书总例二十二条,凡例二十五条。“故”是“诂”的意思,由今言而通古义,所以称“十三经音义故”。总例大致分为“字体”和“音义”。字体
一卷。清费廷璜(生卒年不详)撰。廷璜字玉如,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肄业于学古堂,是篇为学古堂之日课。是篇以《玉篇》比较《说文》,故名如此。《说文》问世于东汉以后,中历魏晋隋唐,为妄人俗手所改窜甚多,
二十四卷。明谢彬撰。谢彬,福建龙溪(今龙海)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任南京户部贵州司郎中,后出知广州。擢山东按察副使,备兵曹濮,诸盗就擒。罢归,知府罗青霄延修府志。著有《爱吾堂摘稿》。本书乃
三卷。赵钺、劳格撰。赵钺、劳格,均见《唐尚书省郎官自柱题名考》条。唐太宗时,御史台别置台狱,囚禁刑徒,以备审讯。武则天时任用酷吏,台狱恒满,殿中侍御史崔惇又于其旁列置精舍,以佛典忏悔刑徒,因撰《大唐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