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颍上县志

颍上县志

①十四卷。清翟乃慎修,马履云、徐必达纂。翟乃慎,字敕庵,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丰台区)人,拔贡生,清顺治十二年来任颍上知县。马履云,邑人,官乾州知州。徐必达,官候选知县。颍上旧志,修于明万历三十九年,迄此志已四十余年。翟乃慎来任县令,以宪府檄修邑志,急进父老耆旧,延马履云、徐必达等董其事,于顺治十二年九月付梓刊行。此志卷一并无一图,乃不称舆地,而称舆图,其名不相符。此志纲目归属,杂乱无序,体例极不严整,其内容亦称简陋,但纂者辑存一隅地方掌故,于世有功。有清顺治十二年(1655)刻本、抄本,1960年合肥古籍书店油印本。②十三卷,首一卷。清刘耀春修,彭寿山、李同等纂。刘耀春,山东安邱人,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清道光初年来任颍上县知县。彭寿山,江苏泰州人,举人,颍上县教谕。颍上旧志,乾隆十八年(1753)许晋修之,至道光初已七十余年。知县刘耀春,奉大府檄,延彭寿山等纂修邑志。未几,彭寿山复以辑纂仕宦、科目、节孝三门,刚脱稿,而刘耀春移令阜阳,因其志稿犹待更定,乃携稿去,凡数易而志成。此志卷首列序、凡例、职名、目录、舆图;卷一为舆地;卷二为水利;卷三为建置;卷四为食货;卷五为风俗;卷六为学校;卷七为武备;卷八为秩官;卷九为选举;卷十为宦业;卷十一为人物;卷十二为列女;卷十三为杂记。据此志凡例云:“分地理建置为二目,依康对山《武功县志》例,水利为一目,依道光《江南通志》例,风俗为一目。”虽所宗悉为名著,而实际则极为疏略,如食货志,但有田赋而无户口、徭役,武备志仅有三页,而无兵事,学校志但有学额、祭田、书籍、学田,而无学宫、书院、义学等,皆荦荦大端,竟未言及。有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③十二卷,首一卷。清都宠锡等修,李道章、郑以庄纂。都宠锡,字绥方,山东安邱人,同治初来任颍上知县。李道章,字暗如,恩贡生,颍上县训导。郑以庄,字月航,邑人,拔贡生。书成于同治九年,至光绪四年,县令缪钟汴为之增补。据同治九年都宠锡序云:“旧志毁于兵燹,掌故无存,欲修辑之,未果。会大府修省志,檄郡县各辑志乘,乃谋于邑之师儒,博采轶闻,取旧志而增益之,援古证今,成一邑之典籍”。据光绪三年,缪钟汴序云:“自咸丰年间,兵燹叠遭,旧志不可复得。惟前令都君任内,本道光六年旧志,附入近年兵事,重加修葺,缮付手民,旋因经费不敷,未及竣事而去,余恐日久散失,为补其残缺订其讹舛,而是书乃成。”此志的刊行,实乃缪钟汴之功。此志因循道光刘耀春志,补旧志之缺,订旧志之讹舛,其体例较前志为完备。有清同治九年(1870)刻,光绪四年(1878)补刻本。

猜你喜欢

  • 读列子札记

    一卷。清陶鸿庆(见《续老子札记》)撰。此书是陶鸿庆《读诸子札记》第三种。书中摘《列子》字、句而训、改,其中偶有错训误改之处。他对《周穆王》“四海之齐,谓中央之国”句,训齐为中,如按所训,则成“四海之中

  • 黄公度事略

    一卷。清黄遵楷撰。遵楷字幼达,广东梅县人。该书记其兄黄遵宪生平。遵宪字公度,著名诗人及驻外使节。光绪二年(1876)中顺天籍举人,曾出使日、美、英、法、德及新加坡等国,颇谙列强虚实及俄国应付之方法,时

  • 同仁祠录

    二卷。清孙炳奎辑。孙炳奎,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同仁祠,明嘉靖间,浙江巡抚建祠祀余姚忠烈孙燧、仁和(今浙江杭州)胡世宁、余姚王守仁。明宸濠之叛,胡世宁发觉其谋,孙燧身殉其事,王守仁成其功,故取三人事迹

  • 骈志

    二十卷。明陈禹谟(生卒年不详)撰。陈禹谟字锡元,常熟(今属江苏省)人。明神宗万历年间在世。万历中由举人官至四川按察司佥事。曾采掇诸书琐事隽语,著《广滑稽》三十六卷。并有《经籍异同》行世。本书摘取古事之

  • 缁衣

    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大雅》曰:仪刑文王,万国作孚。”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

  • 两汉金石记

    二十二卷。清翁方纲编撰。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金石学家、书法家。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降鸿胪寺卿。能诗

  • 广宏明集

    见《广弘明集》。

  • 大政记

    三十六卷 明朱国桢撰。朱国桢字文宁,乌程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是书以编年体裁记载洪武元年(1368)至隆庆六年(1572)史事,繁简多有未当,殊乏史裁。

  • 通鉴博论

    三卷,明宁王朱权(1378-1448)撰。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于洪武二十四年(1331年)封于大宁,后来又改封到南昌。朱权年轻时颇为骄恣,到晚年深自韬晦,对释老之学尤为精通,在戏曲、历史方面

  • 沈氏农书

    一卷。明涟川沈氏(生卒年不详)撰。沈氏,湖州府(辖境相当于今浙江吴兴、德清、安吉、长兴等县)人,不知其名。《沈氏农书》主要讲述作者生活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书中包括五个部分。“逐月事宜”,为农家月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