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颍上县志

颍上县志

①十四卷。清翟乃慎修,马履云、徐必达纂。翟乃慎,字敕庵,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丰台区)人,拔贡生,清顺治十二年来任颍上知县。马履云,邑人,官乾州知州。徐必达,官候选知县。颍上旧志,修于明万历三十九年,迄此志已四十余年。翟乃慎来任县令,以宪府檄修邑志,急进父老耆旧,延马履云、徐必达等董其事,于顺治十二年九月付梓刊行。此志卷一并无一图,乃不称舆地,而称舆图,其名不相符。此志纲目归属,杂乱无序,体例极不严整,其内容亦称简陋,但纂者辑存一隅地方掌故,于世有功。有清顺治十二年(1655)刻本、抄本,1960年合肥古籍书店油印本。②十三卷,首一卷。清刘耀春修,彭寿山、李同等纂。刘耀春,山东安邱人,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清道光初年来任颍上县知县。彭寿山,江苏泰州人,举人,颍上县教谕。颍上旧志,乾隆十八年(1753)许晋修之,至道光初已七十余年。知县刘耀春,奉大府檄,延彭寿山等纂修邑志。未几,彭寿山复以辑纂仕宦、科目、节孝三门,刚脱稿,而刘耀春移令阜阳,因其志稿犹待更定,乃携稿去,凡数易而志成。此志卷首列序、凡例、职名、目录、舆图;卷一为舆地;卷二为水利;卷三为建置;卷四为食货;卷五为风俗;卷六为学校;卷七为武备;卷八为秩官;卷九为选举;卷十为宦业;卷十一为人物;卷十二为列女;卷十三为杂记。据此志凡例云:“分地理建置为二目,依康对山《武功县志》例,水利为一目,依道光《江南通志》例,风俗为一目。”虽所宗悉为名著,而实际则极为疏略,如食货志,但有田赋而无户口、徭役,武备志仅有三页,而无兵事,学校志但有学额、祭田、书籍、学田,而无学宫、书院、义学等,皆荦荦大端,竟未言及。有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③十二卷,首一卷。清都宠锡等修,李道章、郑以庄纂。都宠锡,字绥方,山东安邱人,同治初来任颍上知县。李道章,字暗如,恩贡生,颍上县训导。郑以庄,字月航,邑人,拔贡生。书成于同治九年,至光绪四年,县令缪钟汴为之增补。据同治九年都宠锡序云:“旧志毁于兵燹,掌故无存,欲修辑之,未果。会大府修省志,檄郡县各辑志乘,乃谋于邑之师儒,博采轶闻,取旧志而增益之,援古证今,成一邑之典籍”。据光绪三年,缪钟汴序云:“自咸丰年间,兵燹叠遭,旧志不可复得。惟前令都君任内,本道光六年旧志,附入近年兵事,重加修葺,缮付手民,旋因经费不敷,未及竣事而去,余恐日久散失,为补其残缺订其讹舛,而是书乃成。”此志的刊行,实乃缪钟汴之功。此志因循道光刘耀春志,补旧志之缺,订旧志之讹舛,其体例较前志为完备。有清同治九年(1870)刻,光绪四年(1878)补刻本。

猜你喜欢

  • 群贤梅苑

    十卷。旧题明朱鹤龄(1606-1683)编。朱鹤龄字长孺,江苏吴江(今江苏苏州市南部)人。明诸生。朱鹤龄聪敏好学,初专力词赋,曾笺注杜甫、李商隐诗,故所作颇出入二家。入清,居家著述,晨夕不辍,行不识途

  • 兴善寺历代名贤留题集

    二卷。清释净溥编。净溥里籍、生卒年等均不详。兴善寺在嘉兴府东南秦溪之上。是集凡二卷,上卷载诗,下卷载碑记。内有明大学士吕原记称:“寺创自梁天监二年,至周显德年间,坦法师开山为‘报恩院’,宋治平元年改‘

  • 西藏志

    不分卷,佚名纂修。《西藏志》乾隆五十七年(1792)和宁刻本。全书不分卷,分三十五目,为:事迹,疆圉、山川、寺庙、天时、物产、岁节、纪年、风俗、衣冠、饮食、婚嫁、夫妇、生育、丧葬、医药、占卜、礼仪、宴

  • 云谷杂记

    四卷。南宋张淏(生卒年不详)撰。张淏字清源,本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后侨居婺州(今浙江金华)。官至奉议郎。博学多闻,著有《会稽续志》、《艮岳记》等书,陈振孙《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等均未著录,唯

  • 四史鸿载

    四十卷。明穆文熙编撰。文熙生平事迹详见《七雄策纂》条。《四史鸿载》选录《左传》十二卷、《国语》八卷、《战国策》八卷、《史记》十二卷,皆注字义。有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朱朝聘刻本,现为美国国会图书馆

  • 金陵名贤帖

    八卷。不具刻者姓名,只于每卷末尾有“万历乙卯徐氏勒成”篆书八字。该帖八卷共收五十二位金陵一地的名贤书迹,所采内容以诗为多,间有尺牍、序记等,真草隶篆四体皆备,并列其姓名及职务或身份,其中大多为其它诸帖

  • 老老恒言

    五卷。清曹庭栋(1699-1785)撰。曹庭栋字六圃,浙江嘉善人,少时嗜好学习,工诗,中年绝意进取,杜门著书,尝于所居累土为山,环植花木以奉母,名曰慈山,因此自号为慈山居士。生平喜爱弹琴赋诗,临摹篆隶

  • 分甘余话

    四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所谓分甘,乃士祯取王羲之与谢万书中之语。此书成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罢去刑部尚书居家之时。时士祯已逾古稀之年,借笔墨书籍消遣渡日,随笔记录,琐事为多,并无考证之

  • 致曲图解

    一卷。清夏鸾翔(详见《洞方术图解》)撰。《致曲图解》是夏氏对圆锥曲线综合研究的成果。他首先介绍了西方按次数把代数曲线的分类:一次式为直线;二次式为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三次式八十种曲线;四次式有五

  • 钦定廓尔喀纪略

    五十四卷,首四卷。清乾隆帝敕撰,方略馆编纂。记第二次西藏与廓尔喀(今尼泊尔)边境事件,亦记乾隆“十全武功”最后一部要籍。自乾隆五十六年(1791)八月始,至五十八年十月止。《钦定巴勒布纪略》姊妹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