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烛
读音:kě zhú
即渴烛浑氏,省一字为姓。(见《魏书·官氏志》)
即渴烛浑氏,省一字为姓。(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ěr【源】 ①春秋时楚老聃,姓李名耳,一名重耳,其后以名为氏(60,62)。②战国时魏国大夫魏如耳之后(60,62)。亦见《姓苑》(15,21,60)。【布】 明时杭州(15,21)、今河南巩县
读音:mǎ fú赵奢封马服君,子孙氏焉。(见《姓解》)
读音:zé汉有则长。(见《万姓统谱》)
读音:Sǎlá【综】 《五代史》有撒剌阿拨(17,62)。
读音:ào tún金姓。奥屯曰曹。(见《金史·国语解》)▲<金>奥屯襄,上京路人,元帅左都监。<元>奥屯茂,大名人,河东陕西都转运使。金代女真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
读音:Ruò【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Tuōhéluò清代满族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咸丰时兵部尚书穆萌,姓此氏。”“托和洛”当即 《清通志·氏族略》所载“托和罗” 之别译。参见
读音:qí【源】 ①相传黄帝得姓十四子中有祈姓,其后以姓为氏(17,60)。 ②帝尧伊祁氏之后,祁一作祈,见《路史》(17,21,60)。③周时有祈父之官,一作圻父,职掌封圻兵甲之事,世官之后以为氏(
读音:Bāsè【源】 彝族姓(375)。
读音:yòu zhǔ【源】 春秋时秦有右主氏,为主车右之官,因以为氏,见《吕氏春秋》(60,62)。【人】 右主然,春秋时秦国之守塞吏(11,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