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瑚錫哈哩

瑚錫哈哩

读音:Húxīhǎlǐ

【源】①清满洲八旗姓。瑚锡哈哩为地名,以地为氏(23)。凡六派,出瑚锡哈哩、卦勒察、伊兰费尔塔哈村、宁古塔、沈阳、吉林乌喇等地(23,63,180,260)。②锡伯族有胡西哈里氏(201,433)。〔胡西哈里〕似即瑚锡哈哩之异译。 【变】①亦作〔瑚什哈理〕、〔瑚锡哈里〕(254)、〔湖锡哩〕(84)、〔符斯哈喇〕(429)。②后改为关氏(180)。锡伯族胡西哈里氏,汉姓为胡(201,433)。③清满洲镶黄旗中有瑚锡哈理氏(259),镶黄旗满洲领催恩太之妻为瑚什哈里氏,正黄旗满洲鸟枪护军和善之妻为胡什哈里氏,镶红旗满洲马甲巴勒之妻为胡起哈里氏,镶白旗满洲马甲满齐达之妻为瑚思哈里氏,镶白旗满洲马甲底萨木保之妻为呼西哈哩氏,正白旗满洲马甲六十五之妻为呼西哈里氏,正红旗满洲马甲萨尔泰之妻为呼西喀哩氏,正红旗满洲马甲都里木保之妻为呼西喀尔氏,正白旗满洲闲散拉木达妻为呼西哈尔氏,镶白旗满洲马甲底萨木保之妻为呼什哈哩氏,正白旗满洲闲散拉马达之妻为胡西哈拉氏(260),〔瑚锡哈理〕、〔瑚什哈里〕、〔胡什哈里〕、〔胡起哈里〕、〔瑚思哈里〕、〔呼西哈哩〕、〔呼西哈里〕、〔呼西喀哩〕、〔呼西喀尔〕、〔呼西哈尔〕、〔呼什哈哩〕、〔胡西哈拉〕等似均为瑚锡哈哩之异译。 【布】新疆察布查尔有此姓(201)。 【人】瑚锡哈哩伯麟,清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中盛京兵部侍郎,后授山西巡抚(72,254)。


清代满族姓氏。本系地名,以地为氏,散处瑚锡哈哩、卦勒察、伊兰、费尔塔哈村等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或改为单字姓“”。见《满族姓氏录》。

猜你喜欢

  • 青史

    读音:qīng shǐ【源】 ①春秋时晋太史董狐之子受封于青史之田,因氏(7,12,60)。 ②春秋时廖国(故城在今河南唐县南)国君叔安之后有青史氏,见《姓考》(17,62)。【人】 青史子,汉时著书

  • 叱伏列

    读音:Chìfúliè【源】 代北姓(27)。叱伏列与叱列同族,后歧化为二姓(242)。一说,叱伏列即泣伏利,而叱列乃其省译也(70)。【变】 亦作〔叱列伏〕(60,70,242)。【人】 叱伏列龟,

  • 威古特

    读音:Wēigǔ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变】 清正黄旗蒙古领催色尔固朗之妻威武特氏,镶蓝旗蒙古护军甘珠尔之妻为魏古特氏(260),〔威武特〕、〔魏古特〕等似均为威

  • 奥敦

    读音:ào dūn▲<金>奥敦丑和尚,代州经略使。<元>奥敦世英,女真族人,德兴府尹。金代女真紫。《姓氏考略》 收载,注云: “金姓。”金有奥敦·丑和尚。《金史》 有传,任

  • 携蒙

    读音:Xiéméng《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通志》 注云: “关西复姓。” (按: 查《通志·氏族略》 “携蒙”本作“攜蒙”, “携”、“��”今均简化作“携”

  • 麗山

    读音:Líshān【源】 《归藏易》有丽山氏之子鼓(60,62,63)。《归藏》相传为《周易》前的古易。归藏卦以坤(䷁)为首,坤象征地,“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故名(84)。【变】 亦作

  • 夷鼓

    读音:yí gǔ【源】 相传为黄帝之子夷鼓之后,见《姓氏英贤传》(6,12,60)。【人】 夷鼓德宜,春秋时秦大夫(6,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姓氏英贤传》云: “

  • 那仁

    读音:Nārén现行蒙古族“姓氏”,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县有分布。此姓系嫩江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那仁”本蒙古族女性名,美丽之意,其后缀以“娃”,表示女孩( “夫”用以表示男孩),如那仁花、

  • 胡口引

    读音:Húkǒuyǐn历史上鲜卑族姓氏。与 “古口引” 同,或省作“胡引”。《魏书·官氏志》 误作 “胡古口引”。详见“胡古口引”条。

  • 心牟

    读音:xīn móu【源】 西羌人姓,见《宋史》(60,62)。一说,吐蕃部人姓(101)。【变】 一作〔森摩〕(101)。【人】 心牟钦毡,一作森摩乾展,宋时吐蕃部青唐大酋(101)。历史上西羌族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