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伤寒邪传厥阴,阴阳消长的一种临床表现。由阴阳胜复所致。《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伤寒论条辨》:“厥五日,热亦五日,阴阳胜复无偏
【介绍】:南宋医生。生平不详。著《瘴论》2卷。
病证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等篇。指目眦生疮。参见眦赤烂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肝疳。见该条。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指尿少及小便艰涩之证。《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小便难者,此是肾与膀胱热故也。”治疗宜瞿麦、滑石之类泻之。太阳病误发汗,阳明中风亦可致小便难,治疗用桂枝加附
应于四季的脉象。《难经·十五难》:“弦、钩、毛、石者,四时之脉也。”详脉从四时条。
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俗称下巴或下巴颏。
见《药材学》。为木槿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刘斋甫《妇科三字经》。即正产。详该条。
见《十药神书》。即太平丸第一方,见太平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