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苦木之别名,详该条。
补法之一。用温性药物补养正气的治法。多用于脏腑虚弱而偏于阳虚的病证。如四君子汤补气益脾。
病名。见《外科理例》卷五。即生于环跳穴处的附骨疽。详附骨疽。
【介绍】:宋代针灸学家。字叔权,瑞安(今浙江瑞安)人。1169年(乾道五年)进士,曾任澧州(今属湖南)教授。他对当时社会上重方药轻针灸的现象表示不满。遂根据长期临证经验,参照《针灸甲乙经》等书,编写成
证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亦名阳汗。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旋覆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即紧病。《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论》:“暴泄如水,周身汗出,一身尽冷,脉微而弱,少气而不能语,其甚者加吐,此谓急病,宜治之以浆水散。”详紧病条。
与囟、通。《素问·至真要大论》:“热反上行,头项颤顶脑户中痛。”详囟条。
见《医学入门》卷六。即左金丸,见该条。
《症因脉治》卷二方。青黛、海浮石、栝蒌仁、川贝母。治肺经咳嗽,肺有热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