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平补镇心丹

平补镇心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补镇心丹

药方名称平补镇心丹

处方酸枣仁(去皮.隔纸炒)二钱半,车前子(去土.碾破)、白茯苓(去皮)、五味子(去枝.梗)、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麦门冬(去心)、茯神(去皮),各一两二钱半;天门冬(去心)、龙齿、熟地黄(洗.酒蒸)、山药(姜汁制),各一两半;人参(去芦)半两,朱砂(细研为衣)半两,远志(去心)、甘草(炙),各一两半。

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神情恍惚,夜多异梦,忪悸烦郁,及肾气伤败,血少气多,四肢倦怠,足胫酸疼,睡卧不隐,梦寐遗精,时有白浊,渐至羸瘦。

常服益精髓,养气血,悦色驻颜。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空心,饭饮下,温酒亦得,加至五十圆。

备注翰林刘活庵云:平补镇心丹方有二,此方有五昧子、白茯苓车前子、肉桂人参酸枣仁,非惟可以治心气不足,而白浊消渴尤为切要之药。(局方)、无此六味,却有生地黄、苦梗、柏子仁石菖蒲当归,只宜治心气不足,肾气伤败,血少气多耳。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平补镇心丹

药方名称平补镇心丹

别名镇心丹(《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四)。

处方酸枣仁7.5克(去皮,隔纸炒)车前子(去土,碾破)白茯苓(去皮)五味子(去枝、梗)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麦门冬(去心)茯神(去皮)各37.5克天门冬(去心)龙齿地黄(洗,酒蒸)山药(姜汁制)各45克人参15克(去芦)朱砂15克(细研为衣)远志(去心)甘草(炙)各45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镇心安神。治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神情恍惚,夜多异梦,忪悸烦郁,及肾气伤败,血少气多,四肢倦怠,足胫酸疼,睡卧不稳,梦寐遗精,时有白浊,渐至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或温酒送下,渐加至50丸。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猜你喜欢

  • 角灰散

    药方名称角灰散处方牛角(烧灰)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蜂螫。用法用量以苦酒调敷痛处。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 肺肾交固汤

    药方名称肺肾交固汤处方黄耆(炙)、白术(土炒)、附子(制)、菟丝子、龙骨、白芍(炒)。功能主治淋浊,尿必淋滴作痛,身觉作冷,脾胃不健,胀闷不快。各家论述肺虚肾亏,恶寒遗精,君以黄耆大补肺气;肺气既虚,

  • 小胃丹

    药方名称小胃丹处方芫花(好醋拌匀,过一宿,瓦器炒令黑,不要焦)甘遂(湿面裹,长流水浸半日,再水洗晒干;又云:水浸,冬七日,春、秋五日,或水煮亦可)大戟(长流水煮一时,再水洗晒干)各15克大黄(湿纸裹煨

  • 白木耳粥

    药方名称白木耳粥处方白木耳30克薤白10克粳米10克制法先将白木耳及薤白洗净细切,再与米相和煮作粥。功能主治滋阴润燥,理气止痛。适用于痢久伤阴、腹痛下重者。用法用量空腹食用。摘录《食医心镜》

  • 椒茱丸

    药方名称椒茱丸处方椒2两,吴茱萸4两。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心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心米饮或酒送下。摘录《鸡峰》卷十一

  • 九制松香膏

    药方名称九制松香膏别名九汁膏处方上好片松香3斤(用清水煮烊,拉拔过,倾去水,再换水煮,再拉拔换水,如此以10遍为度,将松香研末,用姜汁、葱汁、白凤仙汁、烧酒、闹羊花汁、商陆根汁、韭菜汁、童便,挨次将松

  • 陈醋方

    药方名称陈醋方处方陈醋2合,三年酱汁5合,人乳汁5合。制法上相和研,以生绢滤绞取汁。功能主治中风不得语,舌根涩硬。用法用量分为3服,日夜服之,服尽能语。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 陈黄汤

    药方名称陈黄汤处方黄耆5钱,陈皮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老人大便秘结。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火麻仁1合(研烂),以水投,取汁1钟,滤去滓,于银石器中煎,候有乳花起,即加白蜜1大匙,再煎令滚,调药末,空

  • 碧云散

    《兰室秘藏》卷中:碧云散药方名称碧云散处方细辛郁金芒消各3克蔓荆子川芎各3.6克石膏3.9克青黛4.5克薄荷叶6克红豆1个制法上药研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主头痛。用法用量口中含水,将药搐于鼻内。摘录《兰室

  • 麻黄十神汤

    药方名称麻黄十神汤处方麻黄、桂枝、杏仁(去皮尖)、紫苏叶、白芷、甘草、陈皮、香附、葛根、川芍、升麻、赤芍。功能主治伤风。用法用量上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