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附散

桂附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桂心30克附子30克(去皮、脐,生)白矾60克细辛30克白芷30克五加皮60克桑叶6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伤折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度用药90克,入葱连根10茎,以水66.5升,煎十余沸,渐添,淋熨。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圣惠》卷六十七: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僵蚕1两(微炒),蒲黄1两,茅根1两(锉),古铜末1两,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腕折,筋骨伤损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会约》卷八: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肉桂(去粗)3钱,制附子(或用生者,焙干)3钱,干姜(炒黄)1钱,白豆蔻肉(炒)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饮食一下,痰水同吐,多而且冷,药下亦吐,火将息矣。

用法用量时常挑于口中,以火酒运下。

摘录《会约》卷八

《青囊立效秘方》卷一: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川乌1钱5分,草乌1钱5分,丁香1钱,肉桂2钱,生南星1钱5分,干姜2钱,牙皂1钱5分,白芥子1钱5分,唐阿魏2钱,吴萸1钱,细辛1钱,火消1钱5分,附子2钱,银朱1钱5分,毛菇1钱5分,原寸3分。

制法上为细末,乳至无声。

功能主治阴疽,流注痰块,及一切风寒湿痹,周身串痛。

摘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圣惠》卷十: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中风,身体疼,不烦躁,能自转侧,脉浮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衣覆出汗。

摘录《圣惠》卷十

猜你喜欢

  • 官青方

    药方名称官青方处方苏梗1钱,杏仁3钱,苏子3钱,郁金3钱,前胡2钱,薄荷1钱,栀子1钱,连翘1钱,半夏2钱,海石1钱,瓜蒌3钱。功能主治咳嗽吐血不止,痰黄气结。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五

  • 虎头骨汤

    药方名称虎头骨汤处方虎头骨5两,苦参4两,白芷3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辟除恶气,兼令儿不惊,不患诸疮疥。主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为汤,纳猪胆汁少许,适寒温浴儿。摘录《外台》卷三十五引《崔氏方》

  • 臭梧桐洗剂

    药方名称臭梧桐洗剂处方臭梧桐31g,野菊花31g,地肤子31g,明矾10g。功能主治慢性湿疹。用法用量水煎。熏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斑黄双解散

    药方名称斑黄双解散处方茵陈、猪苓、茯苓、泽泻(盐水洗、焙)、炒栀、生地、甘草、白芍、当归(酒洗)。功能主治伤寒、瘟疫,斑、黄并发。临床应用斑、黄并发:从兄秉钦病发黄,旋即发斑。余往诊视,甚觉骇异。以其

  • 苁蓉补虚益阳方

    药方名称苁蓉补虚益阳方别名益阳丹处方苁蓉8分,续断8分,蛇床子9分,天雄7分,五味子7分,薯蓣7分,远志6分,干地黄5分,巴戟天5分。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阳气不足,阴囊湿痒,尿有余沥,漏泄虚损,云

  • 川连枳桔汤

    药方名称川连枳桔汤处方枳桔汤加川连、橘皮。功能主治热积胸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调中健脾丸

    《古今医鉴》卷六:调中健脾丸药方名称调中健脾丸处方黄耆2两(蜜炙),人参2两,白术6两(土水拌炒),茯苓2两,陈皮3两(盐水制),紫苏子2两半(炒),萝卜子1两半(炒),山楂肉3两(炒),草豆蔻1两(

  • 一抹金

    药方名称一抹金处方藜芦(净洗,焙)蛇床子(去土)红丹(火飞)各15克硫黄赤石脂明矾 (火飞)五倍子(去内虫屑)黄柏(去粗皮)各6克轻粉少许功能主治治小儿遍身生疮、溃烂如糜梨,脓汁不干。用法用量上药将前

  • 天门冬煎

    药方名称天门冬煎处方天门冬(去心)60克麦门冬(去心)60克款冬花(去枝梗)桔梗(去芦头)紫菀(去土)白前各30克(六味为细末)生地黄汁300毫升杏仁30克(去皮、尖,研如膏)白蜜300毫升制法上药前

  • 天麻黄膏汤

    药方名称天麻黄膏汤处方天麻芍药神曲(炒)羌活(肢节不痛 去之)茯苓各0.9克人参黄连各1.2克当归1.5克黄耆甘草升麻葛根·黄柏苍术各1.8克泽泻2.1克柴胡2.7克功能主治治表有风证,因连日酣饮,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