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材学》。为木槿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称风泄,见《医学入门》卷四。详风泄条。
见《滇南本草》。为莙送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名齿虫。①指牙被虫蛀而痛。《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牙虫是虫食于牙,牙根有孔,虫在其间,亦令牙疼痛。”②指蛀蚀牙齿的虫。《鲍氏验方新编》卷一:“五倍子煎浓汁,含漱数次,其虫立死,其患永除。”
遏,抑郁、阻遏。即热被郁遏于内。参热郁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病证名,小儿厥证之一,又名小儿阳厥。系由邪热过盛,阳气内郁,不能透达四肢而见手足厥冷,出现热极似寒或真热假寒之象。《血证论》:“……伏火之厥,则厥后微露热形,口不和,便不溏,小便不清,心中疼热,烦躁不
【介绍】:见董奉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胁痈。见该条。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