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蠲痛无忧散

蠲痛无忧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八:蠲痛无忧散

药方名称蠲痛无忧散

处方番木鳖(香油煠浮)当归(酒洗)甘草(生)各60克麻黄90克穿山甲(陈土炒)川乌(黑豆酒煮,去皮、尖)草乌(姜汁煮)苍术(米泔水浸,炒)半夏(制)各60克威灵仙30克

制法上药各制为末,共和匀。

功能主治治肩风毒。邪风袭于骨缝,与温遏而化热,肩臑肿赤,大者如桃,小者如杏,疼痛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1.5克~3克,无灰酒调服,再饮酒以醉为度,盖卧出汗,避风。

闹羊花120克,亦治头风痛。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八

外科大成》卷四:蠲痛无忧散

药方名称蠲痛无忧散

处方苍术(米泔水浸,焙)2两,半夏(姜汁浸,焙)2两,川山甲(陈土炒)2两,川乌(黑豆酒煮,去皮尖)2两,草乌生姜汁煮)2两,苦实(麻油炸浮)2两,当归(酒洗)2两,甘草2两,麻黄3两,威灵仙1两,闹羊花(醋浸,炒黄色)4两。

制法上药各为末,和匀。

功能主治一切肿毒痛。筋骨痛,头风痛,风寒湿痹,遍身疼痛,脚气痛风,及大麻风。

用法用量每服5-7分至1钱,无灰酒调服,再饮以醉为度。盖卧出汗,避风。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猜你喜欢

  • 枣仁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枣仁汤药方名称枣仁汤处方枣核仁3克人参6克 芍药 桂心各3克黄耆甘草茯苓白龙骨牡蛎各6克生姜6克半夏10克泽泻3克制法上药十二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虚劳,气血两虚,夜梦遗精,茎核

  • 桂枝人参黄耆汤

    药方名称桂枝人参黄耆汤处方人参3钱,黄耆3钱(炙),桂枝3钱,甘草2钱(炙),当归3钱,茯苓3钱,丹皮3钱。功能主治痈疽脓泄热退,营卫双虚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四圣心源》卷九

  • 小茴香酒

    药方名称小茴香酒处方小茴香3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白浊。由精道受风寒而成,汤药全不效者。用法用量用黄酒250毫升烧滚冲,停一刻,去滓服酒。摘录《医林改错》

  • 温中化痰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中化痰圆药方名称温中化痰圆处方青皮(去白)、良姜(去芦.炒)、干姜(炒)、陈皮(去白),各五两。炮制上为细末,醋打面糊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停痰留饮,胸膈满闷

  • 济生肾气丸

    药方名称济生肾气丸处方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120g泽泻60g肉桂20g附子(制)20g牛膝40g车前子40g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酸而微

  • 救亡丹

    《石室秘录》卷六:救亡丹药方名称救亡丹处方人参5钱,白术3两,附子1个,干姜3钱,肉桂5钱。功能主治阴寒直中肾经,面青鼻黑,腹中痛欲死,囊缩。用法用量水煎,急灌之。摘录《石室秘录》卷六《石室秘录》卷一

  • 银花凉茶

    药方名称银花凉茶处方鲜金银花50~100克(干品30~50克)制法将鲜银花或干银花稍加浸洗后,放入搪瓷杯内,加水适量煎汤,煎沸后,再稍煎3~5分钟,然后去滓取汤约250克待凉或放入冰箱内冷藏。功能主治

  • 柴胡羌活汤

    《症因脉治》卷一:柴胡羌活汤药方名称柴胡羌活汤处方柴胡羌活防风枳壳桔梗青皮苏梗功能主治主感冒胁痛,风邪在表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一《医方集解》:柴胡羌活汤药方名称柴胡羌活汤处方小柴胡汤

  • 麻杏石膏汤

    药方名称麻杏石膏汤处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功能主治肺痈,风伤皮毛,热伤血脉,身热咳遂,痰有腥味,脉象数大。用法用量菩提草根捣汁冲。摘录《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 酒煮矾

    药方名称酒煮矾处方白矾(明亮有墙壁者)5-7两或10两。制法上为细末。砂石器内以无灰酒煮至紫黑色为度,入砂合内收,与面油膏相似。功能主治喉闭,咽喉肿痛。用法用量每用半匙许含化。候取出痰即消。此药煮时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