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经散

调经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调经散

药方名称调经散

处方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没药(别研)、琥珀(别研)、赤芍药,各一两;细辛(去苗)、麝香(别研),各半两。

炮制上捣为细末,入研药匀。

功能主治治产后败血乘虚停积于五脏,循经流入于四肢,留滞日深,腐败如水,渐致身体面目浮肿。

又治因产,败血上干于心不受触,致心烦躁,卧起不安,如见鬼神,言语颠倒,并宜服之。

大抵产后虚浮,医人不识,便作水气治之。凡治水气,多以导水药,极是虚人。夫产后既虚,又以药虚之,是谓重虚,往往因致枉夭。但服此药,血行肿消既愈。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温酒入生姜汁少许调匀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产育宝庆集》卷上:调经散

药方名称调经散

处方没药(另研)琥珀(另研)桂心赤芍当归各9克细辛麝香(另研)各4.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主产后瘀血留滞经络,四肢面目浮肿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生姜汁、温酒各少许,调匀服。

摘录产育宝庆集》卷上

银海精微》卷下:调经散

药方名称调经散

处方香附当归尾各30克大黄15克(蒸)黄芩60克黄连地黄赤芍川芎羌活栀子薄荷木贼苏木红花甘草各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室女或肥壮妇人血热经闭,过期不行,血逆行于上,目睛红色,或乌睛上起如胬肉者。

用法用量每次10~18克,水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普济方》卷三三四:调经散

药方名称调经散

处方赤石脂1两,破故纸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经脉过多。

用法用量每服2钱,粥饮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四

《产有宝庆集》卷上:调经散

药方名称调经散

别名小调经散、小调经汤

处方没药(另研)半钱,琥珀(另研)半钱,桂心半钱,赤芍药半钱,当归半钱,细辛半钱,麝香(另研)半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产后四肢浮肿。因产后败血停积于五脏,循经流入于四肢,留淫日深,腐败如水,故令四肢面目浮肿。产后败血上干于心,心不受触,致心烦躁,卧起不安,如见鬼神,言语颠倒。

用法用量小调经散(《妇人良方》卷二十二)、小调经汤(《医统》卷八十五)。本方加炙甘草,名“调经汤”(见《妇科玉尺》),又名“调经饮”(见《医级》)。

摘录《产有宝庆集》卷上

普济方》卷三三二:调经散

药方名称调经散

处方当归1两(酒浸),川芎半两,红花3钱,斑蝥(去翅足)2钱,水蛭2钱(炒),虻虫2钱(去翅足),红娘子1钱(去翅足),牡丹皮半两,赤芍药半两,白芷3钱,蓬术2钱,桂3钱,白姜2钱,生地黄2钱,干漆2钱,川牛膝2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行血气。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如小便癃闭不通,用甘草汤解。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二

银海精微》卷下:调经散

药方名称调经散

处方乌药、附米、陈皮川芎当归茯苓防风荆芥升麻、干葛、血竭紫薇花、红花

功能主治室女月水停久,倒行逆上冲眼者。

用法用量二香不过火,煎出药后,将此2味香磨,与药同服。若经脉月流不断,或因气胀冲眼,眼珠肿痛,翳膜不退,服天麻退翳散。

血不通,加苏木;气不顺,加木香沉香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奇效良方》卷五十六:调经散

药方名称调经散

处方川芎1钱半,当归1钱半,芍药1钱半,黄耆1钱半,青皮1钱,乌药1钱,陈皮1钱,熟地黄1钱,乳香(另研)1钱,茴香1钱。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疏利后,用此药调理。

摘录奇效良方》卷五十六

松崖医径》卷下:调经散

药方名称调经散

处方当归1钱半,川芎5分,桂心5分,甘草5分,熟地黄1钱,白芍药1钱,香附子1钱,莪术1钱,苏木1钱,木通8分,红花3分,桃仁20个(去皮尖,研细)。

制法上细切。

功能主治月经过期不行。

用法用量用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松崖医径》卷下

松崖医径》卷下:调经散

药方名称调经散

处方当归身1钱半,生地黄1钱,条芩1钱,香附子1钱,白芍药8分,黄连(姜汁炒)8分,川芎5分,阿胶珠5分,艾叶5分,甘草5分,黄柏5分,知母5分。

制法上细切。

功能主治经先期而来。

用法用量用水2盏,煎1盏,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松崖医径》卷下

女科旨要》卷四:调经散

药方名称调经散

处方三棱1两,小茴1两,白芍1两,香附1两,泽泻1两,当归1两,苏叶5钱,红花5钱,青皮5钱,生地5钱,枳壳1两,丹皮1两。

功能主治妇人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先用煎服,分4贴;后为末,每服3钱,酒下。6-7服见效。

若要温经,加人参阿胶麦冬各3钱。

摘录女科旨要》卷四

普济方》卷三三六引《便产须知》:调经散

药方名称调经散

处方吴茱萸1两半(去目、闭口,沸汤洗通3次),半夏1两(汤泡7次),当归1两(去芦,酒洗),人参1两半,麦门冬1两半(去皮),白芍药(京南者)1两,川芎(色如腊者)1两,牡丹皮1两,厚朴(去皮,不见火)1两,阿胶蚌粉炒如珠子)1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月候不调,或在月前,或在月后,或多或少,或逾月不至,或一月两来,不孕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六引《便产须知》

猜你喜欢

  • 八正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八正散药方名称八正散处方大黄、瞿麦、扁蓄、车前子、木通、山栀子、甘草,各一钱。滑石(二钱),加木香(加一钱.尤佳)。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灯心二

  • 防己黄耆汤

    《金匮要略》卷上:防己黄耆汤药方名称防己黄耆汤别名汉防己汤(《类证活人书》卷十七)、黄耆防己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五)。处方防己30克甘草15克(炒)白术22.5克黄耆37.5克(去芦)制法上药锉碎。

  • 当归

    药方名称当归处方当归(当归头为好)15克,黑豆50克,鸡蛋1个。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口腔溃疡20余例,疗效颇佳。用法用量加水煎煮至黑豆烂熟为止,食豆食蛋饮汤,一次温服,每日1剂。摘录《食疗方》

  • 荡疝汤

    药方名称荡疝汤处方川楝子3钱,小茴香1钱,木香1钱,破故纸1钱5分,莪术1钱,黑丑8分,青皮8分。功能主治寒疝腰痛,牵引睾丸,屈而不伸,脉沉滞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家庭治病新书》引《神效名方》

  • 固肠饮

    《痘疹传心录》卷十七:固肠饮药方名称固肠饮处方木香、黄连、当归、白芍、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诃子。功能主治久痢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七《魏氏家藏方》卷七:固肠饮药方名称固肠饮处

  • 加减大补元煎

    药方名称加减大补元煎处方党参3钱,口耆3钱(炙),当归身5钱(炒),熟地5钱,桂心1钱(冲),附片1钱(制),羌活2钱,山萸肉3钱(炒),乌梅肉3个,杜仲2钱(炒),枸杞2钱(炒)。功能主治虚寒腰痛,

  • 麻黄方

    赵炳南方:麻黄方药方名称麻黄方处方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功能主治辛开腠理,和血止痒。主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

  • 加味生姜理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生姜理中汤处方人参、白术、生姜、甘草(炙)、半夏、陈皮各等分。功能主治恶心。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九

  • 化癖丸

    《普济方》卷三九一引《保婴方》:化癖丸药方名称化癖丸处方京三棱(煨,锉)1两,石三棱半两,鸡爪三棱半两,广术(煨,锉)半两,木香半两,茯苓(去皮)半两,枳壳(麸炒,去瓤)3钱半,槟榔3钱,青皮(去白)

  • 红蓝花散

    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一九○:红蓝花散药方名称红蓝花散处方红蓝花2两,伏龙肝1合,甘草半两(生用)。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心肺热极,吐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煎竹茹汤调下。摘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