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铅粉

铅粉

《全国中草药汇编》:铅粉

药材名称铅粉

拼音Qiān Fěn

别名官粉、粉锡

来源加工品。原料为醋酸

生境分部广东。

功能主治祛湿,消肿败毒。外用治痈疽恶疮,杖疮肿毒,黄水脓疮,血风臁疮。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铅粉

药材名称铅粉

拼音Qiān Fěn

别名粉锡、解锡(《本经》),水粉(《范子计然》),胡粉(《参同契》),定粉(《药性论》),锡粉、流丹、鹊粉、白膏、铅白(《石药尔雅》),光粉(《日华子本草》),白粉、瓦粉(《汤液本草》),铅华、官粉(《纲目》),宫粉(《药材学》)。

出处《开宝本草》

来源为用铅加工制成的碱式碳酸铅

制法将卷叠的铅板,放入木桶,置于盛稀醋酸的磁锅上,用炭火徐徐加热,经较长时间,铅受醋酸蒸气的作用,先成碱式醋酸铅,再逢无水碳酸,而成碱式碳酸铅,即为铅粉。

《纲目》:"每铅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木甑内,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盐泥固济,纸封甑缝,风炉安火四两,养一七,便扫入水缸内,依旧封养,次次如此,铅尽为度,不尽者,留炒作黄丹。每粉一斤,入豆粉二两,蛤粉四两,水内搅匀,澄去清水,用细灰按成沟,纸隔数层,置粉于上,将干,截成瓦定形,待干收起。《相感志》云:韶粉蒸之不白,以萝卜瓮子蒸之则白。"

性状为白色的粉末,或凝聚成不规则的块状,手捻之立即成粉,有细而滑腻感。质重。以色白细腻,无杂质者为佳。不溶于水及酒精.能溶于碳酸水及稀硝酸。遇硫离子则变黑色。在闭管中燃烧则生水,在木炭上燃烧则生铅粒。

性味甘辛,寒,有毒。

①《本经》:"味辛,寒。"

②《药性论》:"味甘辛,无毒。"

③《医学入门》:"味辛,寒,有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气分。"

功能主治消积,杀虫,解毒,生肌。治疳积,下痢,虫积腹痛,症瘕,疟疾,疥癣,痈疽,溃疡,口疮,丹毒,烫伤。

①《本经》:"主毒蟹,杀三虫。"

②《别录》:"去鳖瘕,疗恶疮,堕胎,止小便利。"

③《药性论》:"治积聚不消,炒焦止小儿疳痢。"

④《日华子本草》:"治痈肿瘘烂,呕逆,疗症瘕,小儿疳气。"

⑤《纲目》:"治食复,劳复,坠痰消胀;治疥癣狐臭,黑须发。"

⑥《医林纂要》:"软坚行痰,杀虫镇惊。"

用法用量外用;研束干撒或调敷,或熬膏贴。内服:研末,3~5分;或入丸、散。

注意内服宜慎,脏腑虚寒者及孕妇忌服。

①《纲目》:"雌黄得胡粉而失色,胡粉得雌黄而色黑,盖相恶也。"

②《本草经疏》:"脾胃虚弱者不宜用。妊妇忌之。"

复方①治疳痢、五色痢:定粉、龙骨、黄丹(煅过)各二钱,诃子三个(煨热,取肉)。上为末。每服一至二分,粥饮下。(《幼科准绳》定粉散)

②治小儿脾泄不止:红枣二十个,去核,将官粉入内,以阴阳瓦焙干,去枣研粉。每服一至二分,米汤下。(《孙真人集效方》)

③治小儿谷道虫痒:胡粉、雄黄等分。着中。(《子母秘录》)

④治瘑疥疮有虫:胡粉(研)三两,水银二两,皂荚十挺(椎,以水浸挪,滤取浓汁一升)。先熬皂荚汁至五合,下粉、水银,以柳篦搅令匀,瓷合盛。先以盐汤洗疮,取涂摩疮上,日三、五次。(《圣济总录》胡粉膏)

⑤治干癣痒不止:胡粉、黄连(去须)、蛇床子白蔹各半两。捣罗为末,面脂调涂,湿即干贴之。(《圣惠方》胡粉散)

⑥治痈疽发背恶疮:光粉二两,真麻油三两。慢火同熬,更换柳枝频搅,至滴水成珠,入白胶末少许,徐徐倾入磁器内,以水浸二日,油纸摊贴。(《仁斋直指方》神应膏)

⑦治妒精阴疮:铅粉二钱,银杏仁七个。铜铫内炒至杏黄,去杏取粉,出火毒,研搽。(《频湖集简方》)

⑧治血风臁疮:官粉四两。水调入碗内,以蕲州艾叶烧烟熏干,入乳香少许,同研,香油调作隔纸膏,反复贴之。(《孙天仁集效方》)

⑨治熛疮,浸淫多汁,日就浸大:胡粉(熬)、甘草(炙)、闾茹、黄连各二分。四物捣散,筛,以粉疮,日三。(《刘涓子鬼遗方》)

⑩治黄水脓疮:官粉(煅黄)、松香各三钱,黄丹一钱,飞矾二钱。为末,香油二两,熬膏敷之。(《秘传经验方》)

⑾治火烧疮:胡粉、羊髓和,涂上封之。(《孙真人食忌》)

⑿接骨续筋,止痛活血:定粉、当归各-钱,硼砂一钱半。为末。每服一钱,苏木煎汤调下,仍频饮汤。(《卫生易简方》)

⒀治牙宣血出不止:胡粉半两,麝香(研)半钱。上二味同研为细散,临卧净揩牙,漱口讫,干贴,兼能牢牙。(《圣济总录》胡粉散)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粉锡体用与铅相似,性善杀虫,故去三虫鳖瘕。寒能解热毒,故疗怒疮毒螫。重而下降,故能堕胎。涩而粘腻,故止小便利。甄权主积聚不消,炒焦止小儿疳痢;藏器主久痢成疳,和鸡子白服,以粪黑为度,皆为其消积杀虫止痢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铅粉

药材名称铅粉

拼音Qiān Fěn

英文名lead-powder, white lead

别名粉锡、解锡、水粉、胡粉、定粉、锡粉、丹地黄、流丹、鹊粉、流丹白毫、白膏、铅白、光粉、白粉、瓦粉、铅华、官粉、宫粉

出处出自《开宝本草》。

1.《桂海虞衡志》:铅粉,桂州所作最有名,谓之桂粉,其粉以黑铅着糟瓮罨化之。

2.《余冬录》:嵩阳因产铅之故也,居民多制胡粉为业。其法铅块悬酒缸内封闭之,四十九日始开,则铅化为粉矣。化弗白者,炒为黄丹。黄丹渣为密陀僧。然其铅气有毒,制者必食犬肉,饮酒以御之,若枵腹中其毒气,辄病至死。业久之家,长幼为毒熏蒸,多痿黄,旋致风挛瘫软之疾,不得其寿而毙。)3.《纲目》:胡粉

来源药材基源:为用铅加工制成的碱式碳酸铅。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生境分部主产广东佛山,其他地区亦生产。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白色粉末,有时聚成块状,但手捻即散。不透明。体重,质细腻润滑,手触之染指。无臭,味酸。不溶于水及酒精,能溶于碳酸及稀硝酸。以色白、细腻润滑、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铅,多以2PbCO3·Pb(OH)2表示。但由于制法不同,组成也时有变化,如以XPbCO3·Pb(OH)2表示,X可从1.88至2.72。因原料铅常含杂质,故制成的铅粉,亦含杂质,常见的有铁、银、铜、砷、锑、锡等。

药理作用能使蛋白质沉淀而起收敛、制泌的作用。

毒性 成人经口致死量40-50g,豚鼠口服最小致死量约0.14g/kg;家兔静注致死量4mg/kg。

鉴别(1)取本品约0.5g,加稀硝酸约5ml,立即产生大量气体;将此气体通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变成白色混浊液体。(检查碳酸盐)(2)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滤过。取滤液1ml滴加碘化钾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此沉淀溶于热水,冷后又析出黄色结晶。(检查铅盐)(3)取上述滤液1ml,滴加铬酸钾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沉淀在氢氧化铵试液或2mol/L稀硝酸中均不溶解;而溶解于2mol/L氢氧化钠试液。(检查铅盐)(4)取本品粉末约1g,置密闭试管中,灼烧,则有水生成。(检查化合水)

性味甘;辛;寒;有毒

归经肺;肾;脾经

功能主治消积;杀虫;解毒;生肌;燥湿止痒。主疳积;虫积腹痛;痢疾;症瘕;疟疾;疥癣;痈疽溃疡;湿疹;口疮;丹毒;烫伤;狐臭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干撒或调敷,或熬膏贴。内服:研末,0.9-1.5g,或入丸、散,不入煎剂。

注意内服宣慎,脏腑虚寒者及孕妇忌服。

1.《纲目》:雌黄得胡粉而失色,胡粉得雌黄而色黑,盖相恶也。

2.《本草经疏》:脾胃虚弱者不宜用。妊妇忌之。

复方①治疳痢、五色痢:定粉、龙骨、黄丹(煅过)各二钱,诃子三个(煨熟,取肉)。上为末。每服一至二分,粥饮下。(《幼科准绳》定粉散)②治小儿脾泄不止:红枣二十个,去核,将官粉入内,以阴阳瓦焙干,去枣研粉。每服一至二分,米汤下。《孙真人集效方》)③治小儿谷道虫痒:胡粉、雄黄等分。着中。(《子母秘录》。

④治牙宣血出不止:胡粉半两,麝香(研)半钱。上二味同研为细散,临卧净揩牙,漱口讫,干贴,兼能牢牙。(《圣济总录》胡粉散)⑤治干癣痒不止:胡粉、黄连(去须)、蛇床子白蔹各半两。捣罗为末,面脂调涂,湿即干贴之。(《圣惠方》胡粉散)⑥治痈疽发背恶疮:光粉二两,真麻油三两。慢火同熬,更换柳枝频搅,至滴水成殊,入白胶末少许,徐徐倾入磁器内,以水浸二日,油纸摊贴。(《仁斋直指方》神应膏)⑦治妒精阴疮:铅粉二钱,银杏仁七个。铜铫内炒至杏黄,去杏取粉,出火毒,研搽。(《频湖集简方》)⑧治血风臁疮:官粉四两。水调入碗内,以蕲州艾叶烧烟熏干,入乳香少许,同研,香油调作隔纸膏,反复贴之。(《孙天仁集效方》)⑨接骨续筋,止痛活血:定粉、当归各一钱,硼砂一钱半。为末。每服一钱,苏木煎汤调下,仍频饮汤。(《卫生易简方》)⑩治黄水脓疮:官粉(煅黄)、松香各三钱,黄丹一钱,飞矾二钱。为末,香油二两,熬膏敷之。(《秘传经验方》)11.治火烧疮:胡粉、羊髓和,涂上封之。(《孙真人食忌》)

各家论述1.《本经》:主毒螫,杀三虫。

2.《别录》:去鳖瘕,疗恶疮,堕胎,止小便利。

3.《药性论》:治积聚不消,炒焦止小儿疳痢。

4.《日华子本草》:治痈肿瘘烂,呕逆,疗症瘕,小儿疳气。

5.《纲目》:治食复,劳复,坠痰消胀;治疥癣狐臭,黑须发。

6.《医林纂要》:软坚行痰,杀虫镇惊。

7.《本草经疏》:粉锡体用与铅相似,性善杀虫,故去三虫鳖瘕。寒能解热毒,故疗恶疮毒螫。重而下降,故能堕胎。涩而粘腻,故止小便利。甄权主积聚不消,炒焦止小儿疳痢;藏器主久痢成疳,和鸡子白服,以粪黑为度,皆为其消积杀虫止痢也。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金鸡尾

    《中药大辞典》:金鸡尾药材名称金鸡尾拼音Jīn Jī Wěi别名凤尾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掌羽凤尾蕨的根茎或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茎倾斜

  • 圆叶南蛇藤茎

    药材名称圆叶南蛇藤茎拼音Yuán Yè Nán Shé Ténɡ Jīnɡ别名过山风、风药。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圆叶南蛇藤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kusanm Hayata

  • 铁杆蒿

    药材名称铁杆蒿别名阿尔泰紫菀、阿尔泰狗哇花来源菊科铁杆蒿Heteropappus altaicus (Willd.) Novopokr.[Aster altaicus Willd.],以根入药。生境分

  • 山峰西番莲

    药材名称山峰西番莲拼音Shān Fēnɡ Xī Fān Lián别名石山南星、燕子尾。来源药材基源:为西番莲科植物山峰西番莲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ssiflorajugorum W.W.Smi

  • 剪夏萝

    药材名称剪夏萝别名山茶田来源石竹科剪夏萝Lychnis. coronata Thunb.,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性味甘,寒。功能主治解热,镇痛,消炎,止泻。主治感冒,关节炎,腹泻;外用治

  • 猪肤

    《中药大辞典》:猪肤药材名称猪肤拼音Zhū Fū别名猪皮(《汤液本草》)。出处《汤液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皮肤。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化学成分含水分46%,蛋白质26.4%

  • 咸酸蔃

    《中药大辞典》:咸酸蔃药材名称咸酸蔃拼音Xián Suān Qiánɡ别名丧间(《生草药性备要》),入地龙、酸味蔃(《岭南采药录》)。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白花酸藤

  • 紫参

    药材名称紫参拼音Zǐ Shēn英文名Herba Salviae Chinesnsis别名石见穿、石打穿、月下红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华鼠尾Salvia chinensis Benth. 的全草。秋季开花时采

  • 沙枣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枣药材名称沙枣拼音Shā Zǎo别名银柳、桂香柳、牙格达、红豆、则给德毛道[蒙名]、吉格代[维名]来源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 崖棕根

    《中药大辞典》:崖棕根药材名称崖棕根拼音Yá Zōnɡ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莎草科植物崖棕的根。原形态崖棕,又名:宽叶薹草。多年生草本。根茎丛生,横走;茎侧生,高达30厘米,扁而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