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丹砂膏

丹砂膏

《圣惠》卷九十: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丹砂半两(细研),雄黄1两(细研),苦参1两,白矾灰半两(细研),川大黄1两,黄连1两(去须),莽草半两,(艹闾)茹1两。

制法上锉细,用炼了猪脂2升,于铛中煎药,候紫色,以绵滤去滓,入丹砂等3味,以柳木篦搅令匀,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小儿诸疮,久不愈,作瘘孔。

用法用量涂于疮上,每日换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

《鬼遗》卷五: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丹砂5两,芎?3两,大黄2两、蜀椒2两(去目,出汗),白芷2两,麝香3两,升麻2两,冶葛皮2两,麻黄5两(去节),丹参5两,巴豆2升(去皮心),桂心2两,附子12枚,皂荚2两(去皮子)。

制法上药春、夏共享,以猪脂6升,微火煎三上下,膏成,绞去滓用之,1日3次。治百病、伤寒、温毒热疾,每服如枣核大1枚。

功能主治百病,伤寒,温毒热疾,鼻塞,耳聋,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未痢,或已痢一两行,而腹烦痛,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胸背喉颈痛。

用法用量鼻塞,取半核大,纳鼻中、缩气令人聪里;若耳聋,取如两枣核大,烊之如水,纳其耳中,3-5年聋可愈;或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温酒服;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未痢,白汤服枣核大,若已痢1-2行,而腹烦痛,更服之;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取如粟大,注眼中,自当下,止,或半日痛便愈;又胸背喉颈痛,摩足,口中亦稍稍令常闻有膏气。老小增减。

注意当服取利为度,若不利,如人行15里可与热饮发,当预作白薄粥令冷,若过利要止者,多进冷粥,便住,若能忍,待药势尽,自止更佳。

摘录《鬼遗》卷五

《鬼遗》卷五: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丹砂3两,芎?3两,大黄2两,蜀椒(去目,汗)2两,麝香6两,术2两,附子12枚,干姜5分,冶葛2两,丹参6两,细辛2两,巴豆3升(去皮心)。

功能主治百病,伤寒,温毒热疾,鼻塞,耳聋,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霍乱当成未成,已吐未痢,或已痢一两行,而腹烦痛,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胸背喉颈痛。

用法用量上药秋,冬共享,各为末,巴豆细切,以苦酒渍1宿,量不足须覆之;明旦以猪脂6升,铛中微火煎3上下膏成,绞去滓用之,1日3次。治百病、伤寒、温毒热疾,服如枣核大1枚;鼻塞,取半核大,纳鼻中,缩气令人聪里;若耳聋,取如两枣核大,烊之如水,纳其耳中,3-5年聋可愈;或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温酒服;霍乱当成未成,已吐未痢,白汤服枣核大,若已痢1-2行,而腹烦痛,更服之;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取如粟大,注眼中,自当下,止,或半日痛便愈;又胸背喉颈痛,摩足,口中亦稍稍令常闻有膏气。老小增减。

注意当服取利为度。若不利,如人行15里可与热饮发。当预作白薄粥令冷,若过利要止者,多进冷粥,便住。若能忍,待药势尽,自止更佳。

摘录《鬼遗》卷五

《鬼遗》卷五: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丹砂末2两,雄黄末2两,附子2两,天雄2两,干地黄2两,大黄2两,当归2两,秦胶2两,乌头4两,桂心4两,黄连4两,松脂4两,茵芋4两,蜀椒1斤(去目,汗),干姜2两,巴豆100枚(去皮心),蜈蚣4枚(去头足,赤者),石南草2两。

制法上(口父)咀16味,以苦酒1斗,渍1夜,以猪脂6升,微火煎三上下,药色膏成,绞去滓,纳2石末,搅令调。

功能主治瘑疽、诸恶疮,经年不瘥。

用法用量敷,疮有口,亦可兑,此脂多治合,即随多少,苦酒不必尽1斗,以意量用之。敷当火,须以意度之。

摘录《鬼遗》卷五

《鬼遗》卷五: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蜀椒3升(去目,汗),丹砂2两,细辛2两,桂心2两,附子30枚,前胡(切)1升,白芷(切)1升,芎?(切)1升,白术1升,吴茱萸1升,当归1两。

制法上(口父)咀,诸药唯椒、茱萸不捣,以苦酒渍1夜,令淹,以猪脂不中水者10斤,切细,令诸药于铜器内,煎三上下,白芷黄成膏,以绵布绞去滓。

功能主治瘑疥癣,诸恶疮,风温肿不消,鼻塞不通,青盲风目烂眦痒痛,茫茫不见细物,齿痛,耳聋,金疮,牛领、马鞍疮,腹中有痈,瘘疾。

用法用量如患风温肿不消,服如弹丸大1枚;若鼻塞不通,以膏着鼻中;若青盲风目烂眦痒痛,茫茫不见细物,以绵絮裹箸头,注膏中,以敷两眦,至卧时再敷之;齿痛亦如耳聋,亦准之;金疮、牛领、马鞍疮,亦可敷之。治下赤,腹中有痈,并瘘疾在外,即摩之,在内即服之,如弹丸大1枚,1日3次。

摘录《鬼遗》卷五

《鬼遗》卷五: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丹砂2两(末),蜀椒(去目闭口,汗)2两,大黄2两,白芷2两,甘草(炙)2两,巴豆3升(去皮心),麝香2两,芎?2两,附子2枚,升麻2两,冶葛皮2两,犀角2两,当归2两,乌头2两,丹参1斤。

制法上切,以苦酒渍之1夜,以猪脂6升、微火煎三上下,膏成,绞去滓用之。

功能主治百病,伤寒,温毒热疾,鼻塞,耳聋,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末痢,或已痢一两行,而腹烦痛,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胸背喉颈痛。

用法用量四时常用,1日3次。治百病、伤寒、温毒热换。服如枣核大1枚;鼻塞,取半核大,纳外中,缩气令人聪里;若耳聋,取如两枣核大,烊之如水,纳其耳中,3-5年聋可愈;或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温酒服;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未痢,白汤服枣核大,若已痢1-2行,而腹烦痛,更服之;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取如粟大,注眼中,自当下,止,或半目痛便愈;又胸背喉颈痛,摩足,口中亦稍稍令常闻有膏气,老小增减。

注意当服取利为度。若不利,如人行15里可与热饮发。当预作白薄粥令冷,若过利要止者,多进冷粥,便住。若能忍,待药势尽,自止更佳。

摘录《鬼遗》卷五

《圣惠》卷六十六: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别名丹朱膏

处方丹砂3分(细研),川大黄1两,雄黄3分(细研),苦参1两,黄连1两(去须),莽草3分,(艹闾)茹1两,矾石3分(细研),雌黄3分(细研)。

制法上锉细,入腊月猪脂1升2合,以慢火煎大黄等黄焦,绞去滓,下丹砂、雄黄、矾石、雌黄末,更煎,搅令匀,入瓷盒中盛。

功能主治冷瘘及诸瘘疮。

用法用量丹朱膏(《普济方》卷二九三)。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丹砂(研)1分,猪脂3两,蜜3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27粒,腻粉1分,白矾(研)1分,胡粉1分,生地黄半两(切,焙),麝香(研)1分。

制法上9味,捣研7味为末,先煎脂、蜜令化,去滓,次下诸药,更煎10余沸,以绵滤去滓,更煎待膏就,瓷盒盛。

功能主治口疮,积年不愈。

用法用量每用如杏仁大,绵裹含,吐津。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圣济总录》卷一三四: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丹砂(研)1两,雄黄(研)1两,雌黄(研)1两,(艹闾)茹3两(末),乱发灰半两,猪脂1斤。

制法先熬猪脂令沸,下诸药末,以柳篦搅令匀。瓷盒盛。

功能主治三十年瘑疮,及小儿干瘑、湿瘑疮,坏烂。

用法用量先用盐汤洗疮,取涂摩疮上,1日3-5次。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方出《千金翼》卷二十四,名见《圣惠》卷六十五: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丹砂1两,雄黄1两,雌黄1两,(艹闾)茹3两(捣末),乱发1两(洗净),松脂1两,白蜡1两,巴豆14枚(去皮),猪膏2斤。

制法上药先煎发,令消尽,纳松脂、蜡等三上三下,去滓末;(艹闾)茹、石药等纳中更煎,一沸止。

功能主治杀虫。主一切恶疥疮,瘙痒不止。

用法用量敷之3数度,愈。

摘录方出《千金翼》卷二十四,名见《圣惠》卷六十五

猜你喜欢

  • 加减甘露消毒丹

    药方名称加减甘露消毒丹处方茵陈山栀黄芩石菖蒲藿香白蔻薄荷滑石木通枳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治湿热发黄,身热倦怠,胸闷懒食,小便短黄。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 清离固精丸

    药方名称清离固精丸处方黄连(酒炒)萆薢人参各30克鹿角霜90克知母(青盐水炒)秋石牡蛎(煅过)茯神(去心)远志(去心)石莲肉(炒)白术(炒)各45克制法上药为末。用荷叶煎汤为丸。功能主治治梦遗日久,精

  • 荆花化斑汤

    药方名称荆花化斑汤处方紫荆花1两,茅草根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痧痘发斑。用法用量每服1钱,甘草汤送下。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三

  • 柴胡牡蛎汤

    余国俊方:柴胡牡蛎汤药方名称柴胡牡蛎汤处方柴胡10克,龙胆草6克,生牡蛎15克。功能主治疏肝达郁,清降胆火。主肝胆郁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余国俊方《医学摘粹》:柴胡牡蛎汤药方名称

  • 调经不及期汤

    药方名称调经不及期汤处方熟地2钱,当归1钱,白芍8分,丹皮8分,元参8分,麦冬8分,陈皮8分,杜仲8分。功能主治调经。主月经先期。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 腰子散

    药方名称腰子散处方黑牵牛(炒熟)白牵牛(炒热)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补肾,散寒,逐水。治水湿下注致成阴囊水肿,状如水晶,重坠而胀,阴汗时出,或痛或痒,苔薄腻,脉弦。用法用量每服9克,猪腰1副,薄切开

  • 释擎汤

    药方名称释擎汤处方玄参60克 生地30克金银花60克当归30克 紫花地丁15克 贝母15克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治擎疽,又名手心毒、擎珠毒。手心之中,忽然红肿高突,变成一疽,疼痛非常,昼夜无间。

  • 去斑膏

    药方名称去斑膏处方大枫子仁杏仁核桃仁红粉樟脑各30克制法先将三仁同捣极细,再加红粉、樟脑,一同研细如泥,如太干,加麻油少许调匀。功能主治润肌消斑。治酒渣鼻,粉刺,黄褐斑。用法用量每日搽擦一次(先涂小片

  • 瘰疬痰核围药

    药方名称瘰疬痰核围药处方昆布1两(去砂石晒,碎,碾末),麝香5分,冰片3分,南星5钱(一方加田螺壳,煅存性,3钱;白及末2钱;五倍子末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瘰疬痰核。用法用量用好醋、姜汁、蜜少许

  • 呼脓长肉膏

    药方名称呼脓长肉膏处方麻油3斤,发1团(入油熬化,次入后药),当归1两半,黄耆1两半,黄连1两半,黄柏1两,大黄1两,黄芩1两,白芷1两,杏仁1两,防风1两,荆芥1两,羌活1两,独活1两,连翘1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