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决明益阴丸

决明益阴丸

药方名称决明益阴丸

处方羌活5钱,独活5钱,黄连(酒制)1两,防风5钱,黄芩1两,归尾(酒制)5钱,五味子5钱,石决明(煅)3钱,草决明1两,甘草(炙)5钱,黄柏1两,知母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目畏日恶火,沙涩难开,眵泪俱多,久病不痊。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加至100丸,茶汤送下。

各家论述上方以羌活独活升清阳为君;黄连去热毒,当归尾行血,五味收敛为臣;石决明明目磨障,草决明益肾疗盲,防风散滞祛风,黄芩去目中赤肿为佐;甘草协和诸药,黄柏助肾水,知母泻相火为使。此盖益水抑火之药也,内急外驰之病并皆服之。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猜你喜欢

  • 贝母煎

    《外台秘要》卷九引《延年秘录》:贝母煎药方名称贝母煎处方贝母90克紫菀五味子百部根杏仁(去皮、尖、两仁者,研)甘草(炙)各60克制法上六味,切。功能主治化痰润肺止咳。主暴热咳嗽。用法用量以水500毫升

  • 痘毒痘疔膏

    药方名称痘毒痘疔膏处方扁柏叶。制法上以麻油熬,去滓,或加黄蜡、黄丹少许成膏。功能主治痘毒、痘疔。用法用量外贴患处。摘录《幼科直言》卷六

  • 矾鳖散

    药方名称矾鳖散处方土矾(末)2钱,木鳖子7个(取仁,研)。功能主治痔疮。用法用量以水煎,熏洗2-3次。如肛门熏热,以朴消末,水调淋之。摘录《疡科选粹》卷五

  • 白带丸

    《中国药典》:白带丸药方名称白带丸处方黄柏(酒炒)150g椿皮300g白芍100g当归100g香附(醋制)50g性状为棕黑色的水丸;味苦。炮制以上五味,除椿皮外,其余黄柏等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 锦朱丸

    药方名称锦朱丸处方乳香(研)1两,朱砂(研)1两,白矾灰(研)1两,皂荚子(炮裂,为末)1两,铅白霜(研)1两,铁粉(研)1两,半夏曲2两。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膈痰风厥,头

  • 鸡黄油

    药方名称鸡黄油处方鸡子(煮熟,去白用黄)。制法于银石锅内炒干,再炒,直待都化作油,去火毒,毛翎扫下,入韶粉、夜明沙为末。功能主治汤火伤。用法用量香油调敷,湿则干掺之。摘录《奇效良方》卷五十四

  • 丁香柿蒂汤

    《症因脉治》卷二:丁香柿蒂汤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汤处方丁香柿蒂人参生姜功能主治温中降逆,益气和胃。主胃虚有寒,呃逆不止,或恶心呕吐,得热则减,得寒则甚者。备注方中丁香、柿蒂温胃散寒,降气止呃,人参补气益胃

  • 调中健脾丸

    《古今医鉴》卷六:调中健脾丸药方名称调中健脾丸处方黄耆2两(蜜炙),人参2两,白术6两(土水拌炒),茯苓2两,陈皮3两(盐水制),紫苏子2两半(炒),萝卜子1两半(炒),山楂肉3两(炒),草豆蔻1两(

  • 蚕沙汤

    药方名称蚕沙汤处方蚕沙4两(炒)2两,巴戟(去皮)2两,川楝肉2两,马蔺花2两(去梗)。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迎风有泪。用法用量每服2钱,无灰酒调下,不拘时候。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

  • 牡荆汤

    药方名称牡荆汤处方牡荆子白术各15克芒消7.5克(研,后下)制法上三味,牡荆子白术二味细锉。功能主治治面青身黄,心中烦乱,起卧不安,唇里生疮,目视疏疏,名日惊黄。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