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平胃散

加味平胃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四: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炒)厚朴(姜炒)大腹皮(制)甘草(生)陈皮莱菔子(焙)山楂麦芽(炒)神曲(炒)

功能主治化积消滞。治小儿饮食过度,积滞内停,脘腹膨胀,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幼科直言》卷四: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制)、厚朴陈皮甘草黄芩车前子、山楂肉、泽泻白芍(炒)、木香

功能主治小儿痢疾,兼泄泻腹痛,唇红作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或兼服加味香连散。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幼科直言》卷四: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制)、厚朴(炒)、陈皮木香白芍山楂肉、槟榔泽泻

功能主治小儿伤食泻,肚痛作渴,或泻糟粕恶臭。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或兼用和中丸。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百一》卷十六引魏监务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加腻粉。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头上疮。

用法用量清油调敷。

摘录《百一》卷十六引魏监务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

证治汇补》卷六: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加干葛、香附木香槟榔

功能主治酒积腹痛。

摘录证治汇补》卷六

《种痘新书》卷十二: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陈皮苍术厚朴、炙草、藿香砂仁或加小茴(炒)。

功能主治痘疹虚寒呕吐。

用法用量上加煨姜,同煎服。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金鉴》卷四十六: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陈皮厚朴苍术甘草草果枳壳神曲

功能主治孕妇胞阻,伤食停滞,心胃作痛者。

用法用量若大便秘结日久,则加芒消大黄以攻之,然必倍甘草以缓其峻性,庶不伤胎。

摘录《金鉴》卷四十六

《幼科直言》卷五: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防风陈皮、制苍术厚朴木香枳壳白豆蔻、制香附甘草槟榔

功能主治小儿胃脘积冷作痛,呕吐痰水者。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济阳纲目》卷二十二: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加黄连木香槟榔

功能主治毒滞上攻,痢兼呕吐。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证治汇补》卷八: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陈皮甘草黄芩黄连槟榔茯苓木香泽泻木通

功能主治湿蒸热郁而致下痢。

摘录证治汇补》卷八

医学从众录》卷五: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2钱,陈皮1钱,甘草1钱,厚朴1钱5分,猪苓1钱5分,黄芩1钱5分,泽泻1钱5分,干姜5分,白芍3钱,陈仓米1钱5分。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水煎服。

痢下色红,去干姜,加当归3钱,黄连1钱。

摘录医学从众录》卷五

《会约》卷三: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1钱半,厚朴(姜炒)1钱,陈皮8分,甘草(炙)8分,扁豆(炒,研)2钱,白芍1钱半,半夏1钱半,大腹皮(去黑皮及粗,洗净)1钱,砂仁1钱(炒,研),生姜1钱3分,大枣3枚(去核)。

功能主治伤寒,太阴脾经病,腹满而吐,食不下,嗌干,手足自温,或自利,腹痛,不渴,脉沉而细。

用法用量水煎服。

如泄,加肉豆蔻8分,白术1钱半,或再加煨木香3分;如腹痛拒按者,去生姜,加葛根1钱半;如嗌干,加元参、桔梗

摘录《会约》卷三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8分,芍药1钱,白术5钱,神曲5钱,陈皮5钱,厚朴5钱,白芷3分,甘草3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乳吐食,泄泻伤寒。

用法用量人参汤调服;吐泻相兼,用木香汤下;饮食不思,山楂汤下;烦躁口渴,麦冬汤下;二便不利,木通汤下;夜间啼哭,元胡青皮汤下;诸般杂证,米汤下;肚痛不止,芍药花粉汤下。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金匮翼》卷七: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缩砂、草果山楂子、麦芽

功能主治食积泄泻,噫气作酸,泄而腹痛甚,泻后痛减,臭如抱坏鸡子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金匮翼》卷七

《金鉴》卷五十九: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防风升麻枳壳(麸炒)、葛根苍术(炒)、陈皮厚朴(姜炒)、南山楂麦芽(炒)、生甘草

功能主治消滞解毒。主小儿麻疹腹痛。食滞凝结,毒气不得宣发于外,故不时曲腰啼叫,两眉频蹙。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灯心,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九

《金鉴》卷五十八: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陈皮厚朴(姜炒)、神曲(炒)、南苍术(米泔水浸,炒)、麦芽(炒)、甘草(生)、香附米(制)、南山楂

功能主治小儿因食滞郁塞,痘出之时原无腹痛,忽然一时作痛者。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八

《金鉴》卷五十四: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炒)、厚朴(姜炒)、大腹皮(制)、甘草(生)、陈皮莱菔子(焙)、山楂麦芽(炒)、神曲(炒)。

功能主治小儿饮食过度,胃中停滞,以致腹胀,大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四

《济阳纲目》卷二十三: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4钱,厚朴3钱,陈皮3钱,草果2钱,槟榔2钱,甘草1钱。

制法上锉,作2剂。

功能主治瘴疟。寒热作而指甲青黑者。

用法用量生姜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三

《外科真诠》卷上: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1钱,厚朴1钱,陈皮6分,甘草6分,茯苓2钱,姜夏1钱,香附1钱,荷叶1钱2分。

功能主治眼胞痰核。由湿痰气郁而成,结于上下眼胞,皮里肉外,其形大者如枣,小者如豆,推之移动,皮色如常,硬肿不疼。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证治汇补》卷七: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加木香檀香乌药砂仁

功能主治尸厥。

摘录证治汇补》卷七

《冯氏锦囊·杂症》卷五: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留白广皮(炒)2两4钱,白扁豆(炒黄)2两4钱,苍术(炒深黄)3两2钱,厚朴(姜汁炒)1两6钱,甘草1两(炒),木通(炒)8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水泻,脾胃不和,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姜汤调下。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五

《痘疹仁端录》卷十: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陈皮苍术厚朴甘草藿香砂仁、小茴香煨姜

功能主治痘疹呕吐,面青白,手足冷,二便自利,心腹作痛,或渴喜热饮者。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

《证治宝鉴》卷十一: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加神曲山楂香附木香砂仁枳壳肉桂干姜

功能主治食滞腹痛。气口脉紧盛或沉而实,有形在中脘,痛甚恶食,或泻之后痛减者,甚则手不可近,而欲吐不吐。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济阳纲目》卷三十七: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厚朴1钱,陈皮1钱,苍术1钱,甘草(炙)3分,枳实5分,砂仁5分,麦芽5分,神曲5分,山楂5分,木香5分,白豆蔻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饮食停滞,胸腹痞闷。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七

《济阳纲目》卷二十三: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术枳实山楂神曲青皮草果砂仁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食疟。寒已复热,热已复寒,寒热交并,苦饥不食,食则吐痰,胸膈胀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三

《济阳纲目》卷二十二: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术茯苓半夏神曲山楂泽泻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食积泄泻。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济阴纲目》卷十三: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厚朴(姜炒)1钱,苍术(米泔浸,炒)1钱,陈皮1钱,甘草(炙)1钱,人参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产后腹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三

《痘疹活幼至宝》卷末: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米泔水浸)6分,厚朴(去皮,姜汁炒)6分,山楂肉6分,陈皮(去白)4分,青皮4分,炒麦芽4分,炒香附4分,砂仁(研)4分,小川芎4分,炙甘草3分,生姜3片。

功能主治小儿伤食吐泻。

用法用量慈幼新书》有藿香,无生姜

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末

寿世保元》卷五: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1钱,陈皮1钱,厚朴(姜炒)8分,半夏(姜炒)8分,川芎5分,香附1钱,炒枳实1钱,木香8分,神曲(炒)1钱,山楂1钱,干姜7分,甘草3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食积腹痛,脉弦,其痛在上,以手重按愈痛,甚欲大便,利后痛减。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万氏女科》卷三: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米泔水浸,焙)1钱,厚朴(姜炒)1钱,陈皮1钱,香附(醋炒)1钱,人参1钱,炙草5分,生姜(焙)5分,神曲(炒)1钱。

功能主治产后伤食,腹胀,呕逆食臭,脉弦滑。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朱氏集验方》卷十: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5帖。

功能主治妇人脾血不固,崩漏。

用法用量用酒煎马蓝草,去滓,空心点服平胃散。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丹溪心法》卷三: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生料平胃散(术、朴不制)加神曲半钱,麦芽(炒)半钱。

功能主治宽中下气、健脾消食。主吞酸或宿食不化,顺臭,右关脉滑。

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3片,水煎服。

各家论述医方考》:食经宿而不化,有热则令人吞酸,无热则但呃臭而已;右关主脾胃,脉滑主停食。治此者,宜宽中下气,健脾消食。辛者可宽中,故用苍术陈皮;苦者可下气,故用厚朴;甘者可健脾,故用甘草;盦造变化者能消食,故用神曲麦芽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猜你喜欢

  • 简易圣灵丹

    药方名称简易圣灵丹处方羊角、核桃壳各等分(烧灰存性)。制法上研细末。功能主治杨梅初起。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用酒调下,早晚各1服。服4日后,毒从大便出,如血如脓。半月毒尽后,虚者即以八珍汤调理,以善其

  • 解毒辟瘟丹

    药方名称解毒辟瘟丹处方苍术10两,厚朴4两(姜汁炒),陈皮3两,炙草2两,苏叶6两,藿香4两,羌活6两,防风6两,北细辛4两,川芎4两,白芷3两,石膏5两,山楂肉4两,麦芽4两(炒),枳壳2两(炒),

  • 大连翘饮

    《外科正宗》卷四:大连翘饮药方名称大连翘饮处方连翘瞿麦滑石车前子牛蒡子赤芍山栀木通当归防风黄芩柴胡甘草荆芥蝉蜕石膏各1.5克功能主治主小儿丹毒发热,痰涎壅盛,一切诸疮痧疹,颈项生核,或伤风、伤寒、时行

  • 分心气饮子

    药方名称分心气饮子处方青皮2钱,陈皮5钱,白茯苓3钱半,半夏3钱半(制),紫苏2两,大腹皮5钱(洗),厚朴(炒)3钱半,赤芍3钱,桑白皮(炒)5钱,木通3钱半,桔梗5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气实,刺痛胀

  • 脏头丸

    药方名称脏头丸处方槐子30克 牙皂2.1克黄连120克糯米75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用雄猪大肠1条,去油洗净,将前药入内,两头扎住,砂锅内煮烂、捣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风下血,脱肛。用法用量

  • 打老儿丸

    《万氏家抄方》卷四:打老儿丸药方名称打老儿丸别名延寿丹(《古今医统》卷九十三)。处方石菖蒲(去须毛,嫩桑枝条拌蒸,晒干,不犯铁器)、干山药(蒸出晒干)、川牛膝(去头,用黄精自然汁浸,漉出,酒浸1宿,若

  • 百合汤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百合汤药方名称百合汤处方百合人参紫苏茎叶(锉)猪苓(去黑皮)桑根白皮(锉)大腹皮(锉)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30克马兜铃7枚(连皮)麦门冬(去心

  • 戟香散

    药方名称戟香散处方大戟(炒)1两,木香1两,干姜(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牵牛子5两(取细末)2两,大黄(锉,微炒)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芎?半两,陈曲(微炒)1分,诃黎勒皮1分,

  • 蜡薤饼

    药方名称蜡薤饼处方白蜡1两1分,鸡子3枚(取黄),薤白5茎(研细),白面3两。功能主治赤白痢。用法用量上以鸡子黄与薤白、面等调作饼子,用蜡代油煎取熟,空心食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 炉消散

    药方名称炉消散处方羌活7两2钱,黄芩7两2钱,菊花7两2钱,蔓京7两2钱,川芎4两8钱,白芷4两8钱。制法上药用纱布包煎,混合两次滤液,浓缩成稠状;另以炉甘石12两、火消1两9钱2分、冰片2钱4分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