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茯苓汤

加味茯苓汤

世医得效方》卷九:加味茯苓汤

药方名称加味茯苓汤

处方人参(去芦)半夏(汤洗)陈皮(去白)45克 白茯苓(去皮)30克 粉草15克益智(去壳)香附子(炒,去毛)各30克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益气养心,化痰理气。治痰迷心包,健忘失事,言语如痴。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乌梅半个同煎。不拘时温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九

《杏苑生春》卷四:加味茯苓汤

药方名称加味茯苓汤

处方苍术6克白术9克茯苓3克甘草(炙)1.5克猪苓2.4克泽泻3克升麻1.5克肉桂2.1克柴胡1.8克黄芩3克 生草1.5克当归3克白芍2.1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治中气不足,水湿壅盛,阳气郁遏,不得上达,以致水泄注下,日夜无度,小便短少,口渴咽干,腹中疼痛,或变成赤白痢疾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

备注方中苍术白术茯苓甘草等补中健脾;猪苓茯苓泽泻利小便,分消水湿;升麻升阳气上行,兼助柴胡黄芩消热;生草泄火;下多则亡阴,故佐当归白芍,以助阴血。

摘录《杏苑生春》卷四

《杏苑》卷四:加味茯苓汤

药方名称加味茯苓汤

处方苍术2钱,白术3钱,茯苓1钱,甘草(炙)5分,猪苓8分,泽泻1钱,升麻5分,肉桂7分,柴胡6分,黄芩1钱,生草5分,川归1钱,白芍7分。

功能主治补中健脾,疏利湿热。主水泄注下,日夜无度,小便短少,口渴咽干,腹中疼痛或变成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钟,煎1钟,温服。

各家论述此证中气不充,脾湿壅遏。法当补中健脾,疏壅湿热。故用苍术白术茯苓甘草等补中健脾;猪苓泽泻利小便,分消水湿;升麻升阳气上行,兼助柴胡黄芩清热;生草泄火;下多则亡阴,故佐归、芍以助阴血。

摘录《杏苑》卷四

《得效》卷九:加味茯苓汤

药方名称加味茯苓汤

处方人参(去芦)1两半,半夏(汤洗)1两半,陈皮(去白)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粉草5钱,益智仁(去壳)1两,香附子(炒去毛)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痰迷心胞,健忘失事,言语如痴。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乌梅半个,同煎,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得效》卷九

猜你喜欢

  • 厚朴饮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厚朴饮药方名称厚朴饮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生姜(切,焙)1两半,槟榔(锉)3枚,肉豆蔻(去壳,炮)1两,吴茱萸(洗,焙,微炒)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制

  • 生筋散

    药方名称生筋散别名生力散(《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二)。处方木鳖子3个蓖麻子30个制法上药各去壳取肉,研细。功能主治生筋。治疳肿后,天柱倒,手足、项颈俱软。用法用量每用3克,津唾调摊纸上,先紧抱患儿,揩

  • 连翘饮子

    《奇效良方》卷五十四:连翘饮子药方名称连翘饮子处方连翘川芎栝楼仁皂角刺橘叶青皮甘草节桃仁各6克功能主治化痰散结,活血解毒。治痰瘀壅阻而成之乳痈,乳内结核。用法用量上药作一服。用水400毫升,煎至200

  • 赤芝散

    药方名称赤芝散处方旋覆花、赤箭(天麻苗)、防风(去芦头)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眉毛眼睫因癣退不生,名乳颊癣。用法用量先洗癣净,揾干,以好油调涂之。后服乌犀丸。摘录《卫生总微》卷二

  • 一字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一字散药方名称一字散处方乌头(生用.半两) 青矾(半两)功能主治治贼风吹着,口眼歪斜。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用一字,搐入鼻内,取出涕吐涎。摘录明·方贤着《奇效

  • 黄雪膏

    药方名称黄雪膏处方大黄不拘多少(炒黄)。制法上为末,雪水熬如膏。功能主治瘟疫发狂,发黄。用法用量冷水和服。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珍珠八宝丹

    药方名称珍珠八宝丹处方珍珠象皮冰片乳香没药鸡内金各9克 生龙骨赤石脂各60克血竭轻粉各12克铅粉30克 辰砂6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止血定痛,生肌长肉。治金疮,跌扑损伤,一切疮毒,久不收口。用法

  • 胡桃酒

    药方名称胡桃酒处方胡桃7个。制法上烧过,阴干为末。功能主治便痈。用法用量酒调服,不过3服。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六引《神效方》

  • 必效饮子

    《百一》卷六:必效饮子药方名称必效饮子处方白术、甘草(蜜炙)、罂粟壳(蜜炙)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久新赤白痢。用法用量每服3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鹅石散

    药方名称鹅石散处方鹅管石1钱半,井水石3钱,朱砂半钱(一方无朱砂)。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咳嗽,涎盛不通,喉中鸣响。用法用量每3岁服1字,杏仁汤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全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