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回阳返本汤

回阳返本汤

伤寒六书》卷三:回阳返本汤

药方名称回阳返本汤

处方附子干姜人参麦冬五味子甘草腊茶

功能主治回阳复阴。治阴盛格阳,烦躁。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200毫升煎服,临服入蜜5匙,顿冷服之,取汗为效。

面赤戴阳者,加葱白7茎、黄连少许。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古今医鉴》卷七:回阳返本汤

药方名称回阳返本汤

处方人参3克白术3克干姜3克(炒)丁香2.4克甘草3克陈皮3克半夏(制)3克 大附子(制)3克茯苓2.4克神曲(炒)1.8克白豆蔻2.4克沉香1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急阴证,手足冷,指甲青,小腹疼痛,外肾挛缩。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2枚,盐少许,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鲁府禁方》卷一:回阳返本汤

药方名称回阳返本汤

处方附子干姜人参肉桂麦门冬、五味、茯苓甘草、童便。

功能主治阴极发燥,微渴面赤,欲于泥水井中坐卧者,脉沉迟无力或脉伏。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临服入蜜2匙,顿服之。服热而燥不止者,宜再服,燥自定矣。

无脉者,加猪胆汁1匙;面赤者,加葱7茎;呕者,加姜汁炒半夏

注意不可服凉药。若误认为热症,而用凉药,死不可复生矣。

摘录鲁府禁方》卷一

《救偏琐言·备用良方》卷十:回阳返本汤

药方名称回阳返本汤

处方人参黄耆鹿茸(酒炙,锉片,用酒蒸膏配药)、当归川芎肉桂甘草山楂、熟附、大枣2枚。

功能主治痘,气血虚剧,皮薄浆清,锡皮灰白,虚惕寒战。

摘录《救偏琐言·备用良方》卷十

伤寒六书》卷三:回阳返本汤

药方名称回阳返本汤

处方附子干姜甘草人参麦门冬五味子、腊茶、陈皮

功能主治阴盛格阳,阴极发燥,面赤腹痛,吐泻不渴,畏寒肢冷,欲坐卧于水井中,脉来无力,或脉全无欲绝。

用法用量面戴阳者,下虚,加葱7茎、黄连少许,用澄清泥浆水1钟煎之,临服入蜜5匙,顿冷服之。取汗为效。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猜你喜欢

  • 龙骨粉膏

    药方名称龙骨粉膏处方大虾蟆1枚(自死者),乱发1块(鸡子大),猪脂1斤。功能主治久痈疮,败坏成骨疽。用法用量上药纳脂中煎之,二物略消尽,下待冷,更纳盐1合搅和之。末龙骨,粉疮四面,厚2分,以膏着疮中,

  • 茯苓石脂汤

    药方名称茯苓石脂汤处方茯苓3钱,丹皮3钱,桂枝3钱,芍药4钱,干姜2钱(炒),甘草2钱,赤石脂3钱,升麻1钱。功能主治痔漏肿痛下血。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温服。肛热,加黄连;木燥,加阿胶。摘录《四圣心源》

  • 敛鼻散

    药方名称敛鼻散处方赤小豆、当归、地榆、芦荟、青黛、瓜蒂、黄连各等分,雄黄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敛疮。主肺疳。多啼咳嗽,口鼻生疮,昏昏爱睡,体瘦肢软,吐血泻脓,大便滑泄。用法用量入鼻。摘录《幼科折衷

  • 辨毒散

    药方名称辨毒散处方阿魏(研)1两,青盐(研)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一切毒及药毒。用法用量如遇有毒物处,每服1钱匕,空心沸汤送下。若食着毒物,立便吐出。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六

  • 浮翳坠翳丸

    药方名称浮翳坠翳丸处方石决明1两,知母1两,细辛5钱,五味子半两,生地黄2两,人参2两半,防风1两,兔肝1具。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浮翳内障之证,初患之时,不痒不疼,从瞳神内映出

  • 银翘解毒片

    药方名称银翘解毒片处方金银花200g连翘200g薄荷120g荆芥80g淡豆豉100g牛蒡子(炒)120g桔梗120g 淡竹叶80g甘草100g性状为浅棕色至棕褐色的片;气芳香,味苦、辛。炮制上九味,金

  • 稻藁洗方

    药方名称稻藁洗方处方稻藁。功能主治血痔,风冷积年难愈。用法用量烧灰,以汤淋汁,洗下部,1日5遍,取愈为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 椒豉散

    药方名称椒豉散处方豆豉3两(炒黑焦),生椒3两(去目)。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耳疮。用法用量以津调,看多少敷之。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四

  • 开郁流气散

    药方名称开郁流气散处方槐花3钱(炒),远志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乳硬如石。用法用量每日陈酒调服。半月取效。外用远志葱蜜饼敷之。摘录《古方汇精》卷三

  • 椒苄丸

    药方名称椒苄丸处方熟地黄(切,焙干)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生地黄(切,焙干)各等分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目昏多泪。用法用量每次50丸,空腹时用盐米饮送下。摘录《审视瑶函》